晚唐宦官专权的表征、由来及儒生之敌意(4)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李珺平 发表于:2012-01-19 16:02  点击:
【关健词】晚唐;宦官专权;儒生敌意。
尽管儒家文官体系已然确立,但潜意识深处那种在与祭师或巫觋竞争、接替及角色转换等活动中俱生的不适感及危机感却无法消除。毕竟,宦者阉割行为仍一代代顽强举行并未停止,其双性合一生理特征并未改变,神秘意味依

  尽管儒家文官体系已然确立,但潜意识深处那种在与祭师或巫觋竞争、接替及角色转换等活动中俱生的不适感及危机感却无法消除。毕竟,宦者阉割行为仍一代代顽强举行并未停止,其双性合一生理特征并未改变,神秘意味依然保留,与皇室连为一体并浸润的状况亦未变化。这一切,都使儒生焦虑以致敌视且代代延续。《新唐书》骂宦者为“小人”,说他们“残气不刚,柔情易迁,亵则无上,怖则生怨,借之权则专,为祸则迫而近,缓相攻,急相一”,又说“猥险无顾藉,日夕侍天子,狎则无威,习则不疑,昏君蔽于所昵,英主祸生所忽”[55]等,都是从生理、人格、行为等侧面对宦官的激烈攻击,其目的当然是巩固皇帝对儒生的信任与眷宠。
  七
  
  在儒家话语中,宦官被视为木中之蠹和衣上之垢。欧阳修(1007-1073)说崔胤杀宦官是“灼火攻蠹,蠹尽木焚”[56],司马光说是“恶衣之垢而焚之”[57],意思都是为消除蠹和垢而损毁了木和衣。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能盲从,必须做具体分析。首先,这是儒生的一家之言。因为《汉书》以后中国所有正史连同通鉴类著作都由儒家文官一手包办了。若从以上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看,古代儒生与宦官其实是一回事,都是寄生于宗法制和皇权主义体制的既得利益者。把宦官视为蠹和垢而把儒家文官体系视为清理之人,本身就是美化自身并向皇帝邀功的说法。其次,把宗法制和皇权主义体制视为本体而把宦官视为蠹与垢,也是五代和北宋儒生总结了中国历史上三次杀绝宦官利弊之后的看法。
  崔胤杀宦官前,还有两次同类事件。一为东汉末袁绍(?-202)干的,一为后赵末石冉闵(?-352)干的,加上崔胤一共三次。它们都导致了当时宗法制和皇权主义体制之倾覆,由此被五代北宋儒生一致谴责。《旧唐书》认为是“感伤和气,淫刑斯逞,可为伤心”[58]之行为,《新唐书》认为是“假威柄于外以内攘奸人”[59]而使皇祚被篡之行为,《资治通鉴》认为是“虽快一时之忿而国随以亡……其为害岂不益多哉”[60]之行为。其意为,个别坏宦官可以清除但宦官制度乃至宗法制和皇权主义体制不可破坏。此后儒家文官体系与宦官在敌视中共存共荣延至清末,就是被这种看法所支配的。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2009年度重大项目《隋唐五代文学艺术思想史》[项目批准号:2009JJD750006]的一项成果,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资助)
  
  注释:
  [1][2][3][4][5][6][7][9][12][13][27][31][33][35][38][43][47][57][60][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4册)第264、254、262、298、328、349、383、296、188、258、176、288、537、355、534-535、534-535、551-552、537、537页,岳麓书社1990年版。
  [8]范文澜:《中国通史》(第3册)第208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10][22][23][24][25][26][32][34][39][41][42][58][后晋]刘 昫:《旧唐书》(卷184)第4754、6443、6443、6444、4766、6444、4755、4753、4779、4779、4779、4755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11][宋]欧阳修、宋 祁:《新唐书》(卷207)第585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14][15][16][17][18][20]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第114、117、119、119、113、16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9]张国刚研究可能由于时间较早,故对监军隶属于皇帝一面论述较多,而对监军在控制方镇谋私并控制皇帝一面却几乎没有论述。笔者认为,是一大不足。
  [21]神策军本为安史之乱时哥舒翰驻陕(陕县)的一支小部队,后被肃宗(李亨,711-762)、代宗(李豫,726-779)和德宗改编为中央禁军。如何改造及如何让宦官成为最高统帅,可参考黄永年:《神策军的由来和用于征伐》(《公元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第418-423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该文借用了《唐会要》和《新唐书·兵志》等材料,对肃宗、代宗和宦官鱼朝恩等均有较客观评价,但对德宗设立两中尉之过程及动机却缺乏说明。
  [28]杜文玉:《五代十国制度》第117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9]任 爽:《唐朝典章制度》第49页,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30]张国刚说杀绝宦官是皇帝“仅有”的一次行为,笔者认为不对。杀个别宦官顶罪是李茂贞和昭宗密谋来应付由崔胤勾结来的朱温大军的,但彻底铲除宦官却是崔胤的意思。按昭宗想法,并不愿杀绝宦官。《资治通鉴》卷263云,昭宗对第五可范等宦官数百人被杀十分难过,私下“为文祭之”。讨论此事,除阅读新旧《唐书》“昭宗本纪”和“宦官传”外,还应阅读李茂贞李克用韩建崔胤等相关列传及晚唐五代笔记等。
  [36][后晋]刘 昫:《旧唐书》(卷190下)第5064-5077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杜牧也参加了这次考试并被录取。稍晚的李商隐则非常同情刘蕡,写有《哭刘蕡》一诗。
  [37]李珺平:《崔胤为何杀卢光启并杀宦官》,据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943df70100ryc8.html。
  [40][45][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15,载《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929、19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4][宋]欧阳修、宋 祁:《新唐书》(卷208)第5901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46]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序录”第2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48]李珺平:《柳璨李振为何灭绝清流》,据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943df70100smui.html。
  [49]范文澜:《中国通史》(第3册)第208页,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50][51][53][54]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第150、151、156、149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2]从司马迁被汉武帝判处宫刑一事可看出巫(祭师)、史与阉割者的密切关连,还可看出史官对历史记载权的掌握其实是其特殊身份(“巫”“祭师”)的延续。汉武帝为什么不判司马迁其他刑罚却偏偏判宫刑,今人觉得奇怪。但若从文化人类学去理解,就会明白。
  [55][56][宋]欧阳修、宋 祁:《新唐书》(卷207)第5856、585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