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资本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选择与 忽视的探索——苏州、常熟(5)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王 咏 发表于:2010-02-26 10:16  点击:
【关健词】城市文化资本;古琴;地方政府;苏州;常熟;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赋予现代化属性,或诸如经济开发旅游文 化等宏大战略等体系中,就会获得国家认可的合 法地位,并可能获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表 的因子。这种传统复活事业含着政治的、经济的 意义,通过这种文化事业,政府一

被赋予现代化属性,或诸如“经济开发”“旅游文 化”等宏大战略等体系中,就会获得国家认可的合 法地位,并可能获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表 的因子。“这种传统复活事业含着政治的、经济的 意义,通过这种文化事业,政府一边强调对内对外 中华传统的优越性,同时开发观光收益。”L8o国家 的文化政策有其自身的阶段性,即总是为国家当 前最重要的任务服务。在政治、经济先行权的大 框架下,中国的文化政策经历了为政治服务的路 程后,开始为经济发展做后台工作。
如果说中央权力场域重视文化遗产的政治效 用。那么地方权力场域则重视文化遗产的经济效 用。在中国加人世界遗产公约后,各级地方都在 全球化的视角下重新认识并估量自己本土的文化资源,应该说,很多地方部门重估出文化遗产的
“金字招牌“的魅力:本土文化资源终于转化为城 市文化资本得以放置在世界文化的大卖场上。
非物质文化资源可以从历史中发掘、甚至创
造出来。如果运作成功,完全能成为一个能转化 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的地域文化名片。有关学 者认为,“城市已经到了强调、开发甚至制造地方 (文化和物质上的)特性和优势的时候了⋯⋯在此 过程中,地方特有的差异成为竞争优势位置的手 段。”[2】(P161’在城市发展、竞争发展资源的过程中, 开拓当地、地区或国家的文化与遗产,建构城市文 化资本体系以增强城市或地区的独特品质已经成 为地方必不可少的一种政治经济手段,而文化发 展其实已经退为一种类似工具性的手段。传统和 遗产是标明地方“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显 性要素,使其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地的条件之 一。强调传统和遗产对于地方开发充当支柱工业 的旅游业也具有重要意义。在正在抹煞差异的世 界中,地方对差异和特色的重视也显示了地域整
体商品化的趋势:即地方努力建构广告性质的地
方文化,以期在全球旅游者眼前创造鲜明的地域 特色。即使那些没有文化历史优势的城市,也在 这种潮流中“回忆”遗产,或是“创造”假遗产,以 便在地域之间的竞争中夺取有利地位。
以本研究的苏州与常熟两个地方为例,苏州 虽然与古琴有着渊源关系,但是面对园林、昆曲和 古琴三样世界文化遗产,其偏爱和忽略的态度是
很明显的。究其原因就是苏州有充足的地域文化 资源,所以她不需要替代性文化资源。而且苏州 的地方文化声望已经相当成熟:苏州一园林一昆
曲。苏州市将园林和昆曲当作本地文化宣传,得
到的回馈资源当然大于支出成本,受益者也是苏 州地方。所以投资园林和昆曲,就是地方自己为 自己服务。而古琴作为一种非地方的阶层文化,
苏州地方政府没有理由为这个文化“外来户”作过
多无用功的宣传及投资。
常熟市对古琴的重视主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授予“古琴之乡”之后,在这之前,古琴一样是个 没有人关注的“无主艺术”。但是成为“古琴之 乡”以后的常熟将古琴这个阶层文化成功改造为 一个本土地域性文化资源,让其为常熟作城市公 益广告。所以,常熟市更多强调的是“虞山古琴”。
常熟地方上众多的由古琴参与的公众活动,如地
方节日、政府会议、商务会议等,都可以被视为城
市政治、经济、文化一体性的地方发展新战略,是
都市文化定位的一种表演方式。在这种征用古琴 艺术的城市新型活动中,经济、政治、文化三者是 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
地方通过控制各种民间文化组织来控制文化 资源,并将其收为己用。古琴成为常熟城市文化 资本就是阶层文化被成功开发为地方文化资源的 成功案例。一个地方政府更愿意以精英文化来概 化本土文化历史的优良遗传品质,而那些虽然属 于本土的,但不属于精英文化范畴内的文化,则往 往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或者顶多将之作为一个旅 游资源加以利用,而不会将之建构为地方(城市) 的文化代言形象。如苏州市将那些人文性质的文 化资源如园林、昆曲、评弹视为城市文化名片,而 十番锣鼓等民间俗文化则被视为刚开发的旅游资 源。同样常熟地方政府也更愿意将古琴这个具有
3000年传承历史、并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环 的高雅艺术当成城市文化资本的主力军,而不是 名不见经传的“白茅山歌”。因为并置于一个政治 共同体的国家行政框架下,各个地方存在着竞争 关系,而文化就是一个不见硝烟的角斗场域,雄厚 的地方文化资本是提高地方的排行秩序(因为文 化发展往往是一个地方政府的政绩和实力指标) 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
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5.
[2]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一全球媒介、电 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2002年9月14日第二届江苏古琴学术研讨会暨吴兰荪(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