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其人其书其画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龙开朗 发表于:2011-03-29 13:46  点击:
【关健词】傅山 书艺 画艺
傅山是明束名噪一时的学者,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精医术尤精书法,在绘画上以指画为独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崇高地位,为历来学者和书家所称道。同时,他也是有争议的人物,其人、其书、其道颇有传奇色彩。

(一)
  
  明末清初之际山西太原出了一位博艺多才、重气节、有思想、有抱负的人物。他的生平事迹,不见于正史记载,地方县志府志也只见寥寥数语。然而他的声望和影响却是相当之大,相当之深,在整个山西乃至于全国也称得上声名遐迩,彪炳千秋。他就是明清之际的志士仁人傅山。
  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初名鼎臣、名山,字青竹,后改青主,一字仁仲,号真山、墙廬、公之他、观化翁、侨黄老人、松侨道人、朱衣道人、石道人,随历、丹崖翁、浊堂老人、五峰道人、龙池道人等。原山西太原府阳曲县西村人,他出身在封建士大夫家庭之中。曾祖傅朝宣是宁化王府的仪宾,承务郎;祖父傅霖是嘉靖壬戌进士,做过山东辽海参议;其父傅之谟,明万历贡生,号离垢先生,以教书为业。傅山六世祖傅天锡以治《春秋左传》做过临泉府教授,此后《春秋左传》遂成为傅氏家学。傅霖曾批点《汉书》,刊印《淮南子》,著有《慕随堂集》。傅山幼年聪颖、勤于学业,颇得时人称誉。他博通经史、诸子百家之学,继承家学,对先秦古籍有广博而精深的研究,特别是对先秦诸子的评注,尤多卓见。他说,“看书洒脱一番、长进一番”,“一双空灵眼睛,不唯不许今人瞒过,并不许古人瞒过”。无论在经学、史学、文学、艺术、医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在明末清初出现的一大批学者中,傅山可谓佼佼者。
  傅山生活在动荡的年代,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他为人正义,仗义敢言,在青年时期即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人称“义士”。三十岁前后,他受知于山西提学佥事袁继咸。袁氏是明末海内咸知的耿直之臣,提学山西时,极重文章、气节的教育,对傅山影响颇深。后袁氏为阉党张孙振所陷,捕解京师,傅山随侍到京,邀同学薛宗周等数十人,上书颂冤,袁氏得以昭雪。袁氏起官湖广武昌道,邀他逰鄂,他以养母为由辞谢,未同前往。明亡后,他不断从事反清秘密活动。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他因河南宋谦反清一案所累,被捕入狱,遭酷刑,仍抗词不屈,绝食九天,几乎死于狱中。后得门人相救出狱,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在清朝统治日趋巩固的情况下,他隐居山林,著朱衣,闭门著书,二十年不见生客。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举考博学鸿词科,山西地方官吏催他应试,他睡在床上,称疾不从。官吏竞命人连床带人一起抬到京城。然而他仍是拒不应试,康熙帝面对傅山如此之举并不恼怒,反而表示要“优礼处士”,诏令“傅山文学素著,念其年迈,特授内阁中书,着地方官存问”。免试封中书舍人后,授官放还。出京之时,京城百姓和一些官员为他送行,竟把路挤得水泄不通。回到家后,仍隐居躬耕不出,统治者屡屡请他出山做官,都被他坚决拒绝。对于康熙帝的慷慨封官,他甚至拒绝谢恩,表现了他一生不畏强暴、铁骨铮铮的刚烈个性和他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和气节,毫不愧对“志士仁人”的评价。
  傅山与子孙们躬耕乡间,而读书著述不辍。在阳曲之崛围山上建有书舍,署名“霜红龕”。他对哲学、历史、文学、诗词、艺术等方面都有著述。可惜所著宏论,大都散失,只存书名和篇名。留传于世的仅有《霜红龛集》和两部《两汉人名韵》。傅山到了晚年以行医为业,在医学上也有着巨大的成就,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科科都有很高的技术,尤以妇科为最,他的医学专著《傅氏女科》、《青囊秘诀》,造诣尤深,至今还流传于世,造福于人,仍为医学界所珍视。他极重医德,对病人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傅山有子名眉、侄儿傅仁、孙儿莲苏、莲宝均继承其志,耕读不辍,各有所学,各得其志。惜傅眉、傅仁双双英年早逝,令傅山悲恸不已,不久也谢世,时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享年七十八岁。
  
  (二)
  
  傅山除有文集问世而外,在书法上也畄下了大量墨迹,堪称瑰宝。由于他学问博大精深、熔铸百家、见识高绝,奠定他在书法艺术方面的坚实基础,他继承了祖国书法艺术的优良传统,创造了崭新的时代风格,呈现出独特的风貌。他于篆、隶、真、行、草各书体,几乎无所不能,早年学过赵盂頫、董其昌,明亡以后以气节自励而鄙薄赵字,转而学颜真卿、二王,蓄至刚至正之气,进而习狂草。以笔正力健、气足,肆恣排奡而神韵超群的书风,给人以真气弥满、情采横溢之感。这种书风在他的楷、行书中也得到酣畅淋漓的表现,可以说,他以狂草的笔统率各体书,而各体书又均能自主门户。三百多年来,书家对于傅山的书法成就,都给以很高的评价,这与他从小勤奋聪颖是分不开的。他在《霜红龛集·家训》中自谓:
  “吾八九岁即临,无常不似;少长,如黄庭、曹娥、乐毅论、东方赞、十三行洛神,下及破邪论,无所不临,而无一近似者。最后写鲁公家庙,略得其支离;又溯而临争座,颇欲似之;又进而临兰亭,虽不得其神情,渐欲知此技之大概矣。”由此可知,他书法造诣之深,始从传统中来,进而成自家面目。《芳坚馆题跋》一文中对傅山评价是:“先生学问志节,为国初第一流人物,世争重其分、隶,然行草生气勃勃,更为殊观”。纵观傅山遗墨,我们有理由认为,在傅山的各体书中,最具有强烈个性特征是行草书,特别是狂草。无论晋韵、唐法,都有所涉猎,有所领会,由博而约,树立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书风,形成傅山狂草书刚劲、宽博、纵恣、凝重、回环、连绵之技法,依仗锋正力健的中锋用笔法、结构上的舒展开张,姿肆纵横、所向披靡、又能于飞动中见凝重,得熟后生之意趣,其书作回环曲折、顺逆往来、纵行横展,往往一笔贯穿始终,连绵不断,然又起止分明、笔法森严,达到“萧然物外,自得天机”之境界。
  傅山书法精致洒脱,与他对书法理论之研究和主张有关。他鉴于明末清初士大夫中书风日趋柔媚,以谄当道,以媚流俗,于是他主张:超越近世,直学魏唐,乃至秦汉。提出“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以及“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四宁四毋主张。实际上,他的这一主张首先是针对赵孟頫、董其昌为代表的熟媚柔美的书风而来的。赵是宋室后裔,却显荣于异朝,其人品不足道,故“薄其人”,并斥之日“为狗为鼠己耳”。显然,傅山铁骨铮铮的人格之美与巧媚、轻滑、柔软之风是绝对冲突、不可调和的。在他的这种精神支配下,使他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创作自由,灵感的骏马在无垠的旷野之上纵情飞奔,留得一个活脱脱的自我。他不受巧拙美丑等意念的支配带些“野味儿”、“拙味儿”,故常自称作书“颇放荡无绳检”,又说“作字如作人,亦恶带俗貌;试看鲁公书,心画自孤傲”,又称“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胸,毛颖足吞虏”。可知他极赞美颜真卿的人品气质和他的书法。傅山的作品就是他书法理论主张的最好的注释,说明他是一位理论联系实际的艺术家,是·位大胆提出精辟艺术见解的书法理论家,并且勇于身体(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