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太后与嘉靖前期政治

来源:网络(WWW.NYLW.NET) 作者:马静 发表于:2011-03-30 10:18  点击:
【关健词】嘉靖朝 蒋太后 大礼议 张太后
武宗死后无子,世宗以“兄终弟及”祖训继皇帝位,世宗生母蒋太后也因此在嘉靖政治史上有了重要的地位,不仅在大礼议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而且由于圣母身份和世宗孝心的双重作用,使得蒋太后对嘉靖十八年以前的政局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嘉靖时期的皇太后蒋氏(?-1538年),是世宗生母,祖籍徐州,后充军籍隶属于京师(今北京大兴县)。蒋太后幼年即通诗书,有文才,曾著《女训》一卷。弘治五年(1492年),她被册封为兴王妃。生二子,长子岳王早天,次子朱厚熄就是后来的世宗。正德十四年兴王死,一年之后,武宗驾崩,世宗以奉武宗遗诏之名,尊“兄终弟及”的祖训入继大统,即皇帝位。即位后的世宗想要尊崇其本生父母,遂引发了持续七年之久的“大礼议”。嘉靖三年(1524年),世宗尊蒋太后为章圣皇太后;七年,加尊称日慈仁;十五年,四郊庙享礼成,加尊称日庆静贞寿;直至十七年十二月蒋太后去世,对于她的加尊方告完结。
  众所周知,明朝典制严禁后宫干政,这一禁令常使人们误认为明代的后妃是不可能影响朝政的,从而忽视了对明朝后妃与政治关系的进一步探求。事实上,在明代某些特殊历史时期,后妃对于政治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影响并非一定要表现为“干政”这一形式,嘉靖前期的蒋太后就是一例。本文从以下四种关系进行分析。
  
  一、蒋太后与大礼议
  
  大礼议是嘉靖朝最为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其本质就是世宗为他的本生父母兴献帝后谋求一个符合身份的尊称,从而也使自己的皇位显得更具有正统性和合理性。作为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当事人之一,蒋太后的存在和活动对大礼议事件的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史书描述,世宗事母甚孝,且即位时年仅十五,还没离开安陆,就舍不得母亲,“呜咽涕泣者久之”。由于思母心切,即位方三日,就下旨迎母来京。虽然在后人眼中世宗尊崇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很多史料都曾强调世宗即位六日就迫不及待地令廷臣议推尊之礼这样一个事实,以此来表明世宗心情之急切。可是如果深入考虑一下,世宗为什么要表现的这么慌张呢?仓促地提议一件虽然很想干但是显然还没有准备好的事情?毕竟如果大礼议仅仅要解决统系问题的话,那就是一个相对来说可以稍作延缓的问题。因此看来,世宗急迫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的母亲兴献妃,尊崇之礼将决定兴献妃以什么样的身份进京。所以《明史》是这样记载的:“世宗入继大统即位,甫三日,即奉笺诣藩邸迎妃,而令廷臣议推尊礼。”这就将迎妃和推尊两件事情联系到了一起,使读者很容易想到其中的关系。大礼议之所以爆发于“即位甫六日”之时,正是因为世宗生母蒋太后的存在,而蒋太后进宫,与世宗及张太后之间皆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名分,方可立足。
  迎圣母最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入门礼仪,“上迎圣母于安陆,驾至洛河,礼部议入门之仪,始欲以藩妃礼行,上合廷臣集议,云母妃南来,当由大道进京,自通州由朝阳门入,路直且顺,从此进东安门便”。世宗和礼官在这次入门礼仪上所产生的分歧,实际还是之前关于身份确认问题的继续。礼官之议是:圣母由东安门入,皇帝出东华门迎,这是迎王妃的礼仪,但兴献妃是皇帝的母亲,并不是普通的王妃,礼官们的决议对皇帝及他的母亲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引起了世宗极大的愤怒。徐学谟评论礼官的决议说:“是举虽阴为执礼,而实揣上冲年,姑以道路之便阻正阳门之入,盖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词也”。杨廷和等人之议的确有不欲言说的目的,希望能够从每一个细节的礼仪上来压制世宗尊崇本生的欲望,而能够有效地维护孝宗的帝系,以及孝宗皇后张太后的绝对地位。世宗多次抗议无效,最后亲自制定了一个入门的仪注,“圣母当从御道入朝太庙”也就是由正阳门入,走正门而不是东门,用皇太后而不是王妃的礼仪。大学士杨廷和及礼官们争辩:“国朝礼制有皇后初立谒太庙,永乐时改谒奉先殿,无复有至太庙者。盖欲正乾坤之位,谨内外之防也”,Ⅲ也就是说身为王妃是没有资格谒太庙的,并且提出“当具诸王妃仪仗”,力图将兴献妃定位在王妃的身份上。但是既然兴献妃已经在入京的路上,一旦入宫,又怎么可能以王妃的身份做皇帝的母亲呢?这是杨廷和等人最不愿意接受的但却是最现实的问题。最后迎圣母一事的解决方案是:尊称兴献妃为兴献太后,具太后车服仪仗,以太后身份从正阳门直入,谒奉先殿,不庙见。虽然争论的双方都做了让步,但结果明显还是皇帝和议礼派取得了胜利。
  入门礼虽定,但尊崇问题尚处困境,对于此事,兴献王妃再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她的车驾已经到达通州时,听说廷议欲使世宗父孝宗,母慈寿,而称她为皇叔母,当即大怒,说:“安得以我子谓他人母乎”?且质问迎见诸臣之从龙者:“尔辈已极宠荣,何兴献王尊号犹未定也”,于是停留通州,不肯前行。世宗悲痛万分,哭泣着对张太后表示如果母亲不能进京,他就请求“避位归藩奉母”。张璁见形势相持不下,乘机上《大礼或问》,议礼派其他成员也表示声援,两方面的因素,促成了大礼议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张太后与杨廷和不得不作出让步,以张太后懿旨名义,改称兴献王为兴献帝,兴献妃为兴献后。
  此后,世宗本生父母的尊崇问题就变得越来越顺利,不久又加称兴献太后。虽然一直都有人反对,甚至有大学士杨廷和以去就相争;又有清宁宫旁室火灾,群臣谓“议礼所致”,而阻“皇”字之称;又有左顺门伏阙,几百朝臣以性命相抗。但是蒋太后的尊称由“兴国太后”而至于“本生章圣皇太后”,又在议礼派的帮助下去“本生”尊称“圣母章圣太后”。之后,嘉靖三年,加张太后尊号为昭圣康惠慈寿,而蒋太后亦加号为章圣慈仁,“然尚有二字异也”。十五年,昭圣加“恭安”二字于“康惠”上,而章圣加“康靖贞寿”于“慈仁”下,“遂并加八字,无别矣”。“两宫无别”,正是世宗一直以来努力达到的目的,他终于为他的母亲蒋太后取得了与被视为正统,身为孝宗皇后,武宗生母的张太后同等的身份。
  回头再看整个事件的过程,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大礼议与蒋太后会有很大的关系。是因为作为皇帝母亲的蒋太后的尊称问题比他的父亲兴献帝更难解决,因为兴献王已故,活着的兴献王妃也就是蒋太后却直接面临着要不要进京,要不要尊称,在朝廷中处于何种地位,与世宗之间,与张太后之间各处以怎样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着实令人头疼。以杨廷和为首的护礼派,本来计划通过以崇仁王嗣兴献王这一办法,来阻止兴献王妃入朝。之所以要阻止蒋太后进宫,正是预见了这一难题,极力阻止它的发生,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兴献王妃入朝了,尊称就是必须的,因为入朝不尊称的话,她就只能和世宗以君臣之礼相见,这同样不合礼法。清代礼学家毛奇龄认为“称皇叔母则当以君臣礼见,”是精于论礼者的看法,因为“即此一言可以回帝王之心,拄廷和之口矣。”蒋太后进京,是杨廷和等人给自己设置的最大的一个障碍,因此毛奇龄预言其败局以定。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