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廉洁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

来源:nylw.net 作者:刘在鑫 发表于:2010-08-25 10:59  点击:
【关健词】孔子;廉洁教育思想;当代意义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同时在廉洁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不少的探讨和尝试,形成了一定的方法和经验。今天,学校廉洁教育刚刚起步,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多,研究孔子的廉洁教育思想对学校的廉洁教育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在廉洁教育方面也进行了不少的探讨和尝试,形成了一定的方法和经验。
  当前,我们正在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教思政[2007]4号)等文件精神,由于学校廉洁教育刚刚起步,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不多,研究孔子的廉洁教育思想对学校的廉洁教育是有借鉴意义和帮助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孔子的廉洁教育思想及当代意义。
  一、树立学习的榜样,要求为政要起表率模范作用
  孔子在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时,不时地进行廉洁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孔子不断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并要求在为政过程中要起表率模范带头作用。孔子认为尧、舜、禹、武诸先王为后世树统治者树立了仁政、德治成功的典范。《礼记·礼运》中记载孔子所言:
  "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连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的太平盛世,是孔子所倡导的仁政、德治的最高境界。尧、舜、禹、武诸先王他们具有完美高尚的道德修养,同时他们还任用贤德之才,正因为他们具备了这两个条件,创造了大同社会,所以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赞美,并对后世的统治者来说,就是学习的榜样。
  "巍巍乎!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禹。"(论语·泰佰)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为尧则之。荡荡乎!民为能名焉。微微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佰)
  "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洫而尽力戏沟。禹,吾间然矣。"(论语·泰佰)
  在孔子看来,后世统治者要想实现合理有效的统治,只能向为尧、舜、禹、武诸先王取法,他们是理想君王的典范。
  孔子认为,另一学习的榜样是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孔子认为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了。他多次把君位让出,人民不知该怎样称赞他呢。泰伯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孔子所处的时代,官吏贪污成风,奢侈腐化,世风日下,但当时的卫国大夫子荆在治理家业时,能做到自足而不贪,孔子也把他视为廉俭之风的典型而大力褒扬。这是孔子树立学习的另一榜样。另一位得意弟子颜渊,孔子也大力宣传,要求大家学习。孔子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渊虽没从政,但他安贫乐道,艰苦朴素,贫贱不移。孔子认为这种精神、这种品质是非常高贵的,极力主张向颜渊学习,颜渊就是学习的榜样。
  孔子不仅树立学习的榜样和典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孔子做到言传身教。"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尸子》卷下)这表达了孔子不愿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抵制非义的财物,以维护自己的节操。这实际上孔子做到言传身教。
  孔子在教学过程不仅主张向尧、舜、禹、武诸先王、泰伯、荆等人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外,还要求为政之人在实际工作中要表率模范作用。孔子的弟子子路在从政方面有比较大的成就,曾经向孔子问政时,孔子告戒说:"先之劳之","无倦"(《论语·子路》)孔子主张"领导要先带好头,然后让人民勤勉地工作","办事不能松懈"。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人民,实际就是说要有"仁"、"仁德",孔子还进一步阐述了"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领导者(统治者)本身正派,不发命令人民也会服从,如果"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为政之人本身不正,下严令也不会有人服从。孔子进一步认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也就是统治者能端正自己本身,这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如果不能端正自己本身,又怎么能端正别人呢?孔子在教育中一直认为为政者必须自己先带好头,要起表率模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
  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见利思义"、"义然后取"(《论语·宪问》)这是孔子的道德取舍标准。如何做到"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孔子认为:
  首先,要"忠",要"忠"于事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就是要为国、为民做好事,做实事。"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在位不要疲倦松懈,办事态度要忠诚。孔子还以禹为例进行讲解,他赞美道"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洫而尽力戏沟。禹,吾间然矣。"他认为禹是一位忠于事业、为民办好事的先贤。"忠"还要"忠"于人民,热爱人民。也就是说要关心人民,爱护人民的利益,不能用不正当的方法去侵犯人民的利益,"因民之所利而利人"(《论语·尧曰》)使用人民要依其力,要根据农时而定,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择可劳而劳之"(《论语·尧曰》),"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只有"忠",才能做到"见利思义"、"义然后取"。
  第二当"利"和"义"两者发生矛盾时,应该取"义"而弃"利","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也就是说个人面临义和利的矛盾冲突时,应把国家、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把私利放在第二位,甚至应牺牲个人私立而维护国家、集体、人民的公利,绝对不能违背社会公德而去追求个人私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义以为上"、"义以为质(《论语·阳货》)。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