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晋时期的尼姑干政现象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张厚进 发表于:2011-11-01 08:41  点击:
【关健词】东晋;尼姑干政;妙音
东晋时期,女性出家者日众,比丘尼的规模不断扩大。很多比丘尼由于其出身及学养,与上层社会交往密切,甚至受到皇帝及后妃大臣的敬奉,得以出入宫廷,与皇室有密切交往的比丘尼甚便有了干政的机会。

作者简介:张厚进,男,安徽凤台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文献学(敦煌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佛教在汉代虽已传入中国,但是比丘尼僧团的出现则是在晋代。自晋建兴中(313-317)净简尼出家并建立第一个比丘尼教团以来,女性出家者日众。建元元年(343)康明感尼与慧湛①等十人渡江,“充一见甚敬重。于时京师未有尼寺,充以别宅为之立寺。”即建福寺。比丘尼教团在江南也发展起来。
  东晋的比丘尼,很多出身于世家大族或官宦之家,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社会上层有较密切的交往。何充舍宅为康明感尼立建福寺,并请慧湛尼居住,前已言之。又有昙备尼,“晋穆皇帝礼接敬厚,常称曰:‘久看更佳。’谓章皇后何氏曰:‘京邑比丘尼,尠有昙备之俦也。’到永和十年(354),后为立寺于定阴里,名永安。”建元二年(344),皇后褚氏为立寺于都亭里运巷内,名曰延兴。道容尼,“晋明帝时,甚见敬事,以花布席下验其凡圣,果不萎焉。”令宗尼,晋孝武帝“遗书通问”。另有支妙音尼,下文详述。这些比丘尼往来于上层社会,她们的施主有帝王、后妃、官宦、士绅、清流,这些人在政治、经济上为她们提供了极大的保障。而这些比丘尼除了为这些施主诵经祈福、宣扬佛法外,还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甚至是干预朝政。其中支妙音尼最为突出。
  《比丘尼传》对支妙音的记载是这样的:“妙音,未详何许人也。幼而志道,居处京华,博学内外,善为文章。晋孝武皇帝、太傅会稽王道子、孟凯等,并相敬信。每与帝及太傅中朝学士谈论属文,雅有才致,藉甚有声。太傅以太元十年(385)为立简静寺,以音为寺主,徒众百余人。内外才义者,因之以自达,供嚫无穷,富倾都邑。贵贱宗事,门有车马,日百余两。”可见,妙音的文化修养是很高的,“博学内外,善为文章”,不仅通晓佛家经典,而且对儒家经典也很熟悉,并且能够借与孝武帝及司马道子中朝学士谈论属文而获得声名。妙音经济上政治上巨大的影响力,是她干预朝政的资本。于时孝武帝酣歌为务,不亲万机,司马道子专权,朝政紊乱,“姏姆尼僧,尤为亲昵,并窃弄其权”。孝武帝时的政治形势也使尼姑干政成为可能。
  王国宝为王坦之之子,谢安之婿,其从妹为会稽王司马道子妃,因此与道子游处。王国宝“性卑佞,特为道子所宠昵”,“与道子持威权,煽动内外”。王国宝之舅中书郎范宁,“儒雅方直,疾其阿谀,劝孝武帝黜之。国宝乃使陈郡袁悦之因尼支妙音致书与太子母陈淑媛,说国宝忠谨,宜见亲信。帝知之,讬以他罪杀悦之。国宝大惧,遂因道子谮毁宁,宁由是出为豫章太守。”王国宝请支妙音通过太子母为自己说好话,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袁悦之还因此被杀,最后不得不请司马道子谮毁范宁,迫使孝武帝贬范宁为豫章太守,这件事情才算告一段落。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袁悦之因此事被杀,支妙音似乎并未因此事受到牵连,甚至并未受到疏远,因为若支妙音从此被孝武帝疏远的话,就不能够再左右之后荆州刺史的任命。
  妙音为殷仲堪图荆州一事,仅见于《比丘尼传》:“荆州刺史王忱死,烈宗意欲以王恭代之。时桓玄在江陵,为忱所折挫,闻恭应往,素又惮恭,殷仲堪时为黄门侍郎生,玄知殷仲堪弱才,亦易制御,意欲得之,乃遣使凭妙音尼为堪图州。既而烈宗问妙音:‘荆州缺,外问云谁应作者?’答曰:‘贫道道士,岂容及俗中论议。如闻外内谈者,并云无过殷仲堪。以其意虑深远,荆楚所须。’帝然之,遂以代忱。权倾一朝,威行内外云。”此事虽不见载于其他史籍,但应当是可信的。余嘉锡先生在《世说新语笺疏》中分析说:
  此事奇秘,非惟史册所不载,抑亦学者所未闻。考其纪叙曲折,与当时情事悉合。……是妙音之干预朝政,窃弄威权,实有其事。……则谓玄为忱所折挫,亦非虚语。孝武既发怒杀袁悦之,而仍以外事访之妙音者,或不知致书之事出于妙音。或知之而敬奉既深,宠信如故。昬庸之主,不可以常理测也。孝武方为身后之计,故欲移恭当此钜任。而又虑无人代恭,乃访外论于妙音,而桓玄之计得行。玄之为此,必尝与仲堪相要约,虽所谋得遂,固已落其度内矣。宜乎为玄所制,听人穿鼻,随之俯仰,不敢少立异同。称兵作乱,狼狈相依。逮乎玄既得志,争权不协,情好渐乖,驯至举兵相图。而玄事已成,卒身死其手,而国亦亡。……《尤悔篇》注引《隆安记》曰:“仲堪以人情注于玄,疑朝廷欲以玄代己。”所谓媒尼疑即是妙音。既因玄纳交以得官,又欲师其故智以倾玄。成败皆出于一尼,所谓君以此始,必以此终者与?
  妙音受桓玄之请,凭借孝武帝对自己的信任,力推殷仲堪为荆州刺史,从而影响了荆州刺史的人事任命,也改变了东晋后期的政治格局。妙音使殷仲堪当上荆州刺史,实在是当时东晋朝廷的一件大事,这是由荆州在东晋的特殊地位决定的。“晋自南渡后,北方州郡,犹有虚存其名且任用官吏者,实则其领土已大部或全部丧失,此种州郡,当时成为‘侨州’、‘侨郡’。”且荆州又雄踞长江上游,处于与北方争夺的前线,又是历次北伐的基地,实为东晋之屏障,因此,荆州刺史向来以重臣出任。今殷仲堪为荆州刺史,坐镇江陵,不久即被桓玄所制,后桓玄凭桓氏数年经营荆州之功,拥荆州之兵,顺流而下,行篡逆之事,虽然很快失败,但经此一役,东晋政权已是风雨飘摇,不久即被刘裕所取代。
  支妙音干预朝政虽然是在孝武帝时主昏臣聩的情况下发生的,于是孝武帝“溺于酒色,殆为长夜之饮。……醒日既少,而傍无正人,竟不能改焉”,“孝武帝不亲万机,但与道子酣歌为务,姏姆尼僧,尤为亲昵,并窃弄其权。凡所幸接,皆出自小竖。郡守长吏,多为道子所树立。太元以后,为长夜之宴,蓬首昏目,政事多阙。”但是妙音颠倒黑白,为说王国宝“忠谨”,且又进谗言,使殷仲堪得为荆州刺史,给桓玄以可乘之机,晋祚之倾,与妙音的干政是有莫大干系的。汤用彤先生认为:“晋祚之倾,内由道子、王国宝辈之昏乱专横,外由王恭、殷仲堪、桓玄等之抗兵。以致安帝之世,桓玄篡立。刘裕继起,而晋鼎以革。虽朝廷之失政,非全由释氏僧尼之冒滥,不得归罪于佛教,然尼妙音等之窃弄大权,结纳后妃,与朝政不纲,亦有甚大关系焉。”(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南粤论文中心__代写代发论文_毕业论文带写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