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滨海开放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的经验与启示

来源:nylw.net 作者:王芳 张颖 发表于:2015-01-26 12:39  点击:
【关健词】滨海城市;空间规划;经验;借鉴
 摘 要:滨海城市拥有绝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滨海城市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也是休闲旅游的重要载体,因此对滨海城市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对有效利用滨海资源、促进滨海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外一些滨海开放城市历史悠久,已经成长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其规划发展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此文选取三个国际著名海港开放城市为案例,探讨这些滨海城市空间规划的历程、成效与经验,希望此研究能对我国未来滨海城市的空间规划建设提供借鉴,更好的发挥海港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滨海开

      Abstract:The coastal city owns obvious geographic advantages and resource advantage; it is the window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of a country. The coastal city is a hot iss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it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leisure traveling, so reasonable space planning of coastal city is important for the efficient use of coastal resources and increasing urban development. Open coastal cities abroad have long history and it has been modern cities of economy developed and beautiful environment, throughout its development they accumulated a lot of invaluable experience. This article selects three international seaport cites as cases to discuss process、results and experience of three space planning, the author expect that this study want to offer references for space planning of our future space near the coast ,make the driving roll to economy work better and upgrade livable city.
  Key words:coastal city;space planning;experience; reference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5)-01-77(6)
  联合国将21世纪誉为海洋的世纪,海洋能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空间、食品、矿物等资源,并且海洋经济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滨海城市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全球范围内的沿海开发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1,2,3]。对滨海城市本身而言,滨海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拉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城市中的滨水空间是向市民开放,提供游憩、休闲等活动的场所,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滨水区开发已经成了世界性的现象[4,5]。因而,合理地对滨海城市进行空间战略发展规划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重要条件,也是提高城市宜居性的前提基础。
  国外一些著名的、国际性的港口城市历史悠久,经济社会发达,城市综合环境良好,港口资源利用水平较高[6]。这些港口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历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先进理念和值得我们学习的成功经验。学习国外港口城市发展和规划的理念和经验,可对我国未来滨海开放城市的空间规划和发展提供有效借鉴,并促进我国港口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 荷兰鹿特丹
  1.1 城市基本概况
  鹿特丹是荷兰最大的工业城市,是一个典型的港城一体化城市,素有“欧洲门户”之称。它处于莱茵河支流与老马斯河交汇入河口处,整座城市展布在马斯河两岸,兼有海港和河港的特点。鹿特丹港是欧洲最大的海港,也曾是世界最大海港,是天然的避风深水良港。鹿特丹交通网络发达,有高速公路、铁路、水路与欧洲各国联接。
  1.2 马斯平原垦地项目(Maasvlakte)
  鹿特丹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而来,为满足土地需求,1970年鹿特丹港启动了“马斯平原垦地项目”,港口和工业区面积从3000公顷扩大到10000公顷。
  “马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意在向大海索取更多土地。但“二期”的部分建设区域与荷兰的沿海自然保护区相冲突,海床变成码头将会对生活在这里的海洋动物造成威胁。为此,工程设计人员开辟了一个25000公顷的海床保护区和多个海鸟保护区,以及35公顷的新沙洲,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新建的5个小规模人造沙洲中3个是专为补偿“二期”生态影响而建。在这片海域,每年的繁殖季节,捕鱼或海上娱乐等活动被禁止,目的是让海鸟的繁衍生息不受打扰(图1)。
  1.3 新的城市规划建设
  科普范祖伊得(Kop van Zuid)位于鹿特丹东南部的新马斯河南岸,受河流阻隔,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落后。鹿特丹计划未来通过埃拉斯穆斯桥(Erasmus)将它的城市中心扩展到该地区,作为鹿特丹市整体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加快马斯河南岸的发展。
  规划科普范祖伊得划分为6个区。Whihelmina Pier:区域物流和商业中心,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改造集成商设计、土地规划和交通规划于一体。Zuidkade: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突出本地区交通节点和商业中心的作用。Landtong:居住和休闲娱乐,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充分利用滨水空间,追求土地价值最大化。Stadstuinen:居住区,突出亲子家庭氛围。Entrepot:独一无二的宜居地,购物、餐饮、住宅和游憩码头。Parkstad: 居住、高等教育,远期规划为主(图2)。

      1.4 规划建设的经验借鉴
  1.4.1 注重临港工业的发展
  鹿特丹临港工业的发展很好地贯彻了“城以港兴、港为城用”的思想[7]。二战前,鹿特丹发展造船业和水工产品制造业,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战后利用世界“廉价石油”时期和自身海运大国的比较优势,发展大规模石化工业,迅速崛起为世界三大炼油基地之一;此外,食品加工也是鹿特丹重要的工业,通过建立庞大的冷藏和冷冻设施,为荷兰的食品加工工业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鹿特丹城市地域空间扩张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港口产业的演替,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其他以港口经济为支撑产业的城市,港口地域空间的成长随着港口产业的演替而呈现阶段性[8]。
  1.4.2 在围海造田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
  鹿特丹港口西端的北海实施的“马斯平原垦地二期规划”(Maasvlakte 2),再次向大海索取土地。和以往数次填海不同,新造的土地中专门划出750公顷人造土地专门用于生态保护。未来25年内,鹿特丹港务局将对Maasvlakte 2给北海生态系统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监控,当地的多个环保组织也将参与其中。
  1.4.3 重视城市形象的建设
  鹿特丹是多元文化的都市,一个现代设计与时尚建筑的舞台。现代化的桥梁、立体方块屋、博物馆公园令它有着时尚和创新魅力,成为了城市时尚的名片。并且二战后,对二战轰炸期间被摧毁的鹿特丹城市中心许多地区积极开展了重建工作。
  1.4.4 重视港口和航道的信息化建设
  港口和航道的管理实现网络化建设,这是港口的发展的又一大的趋势。荷兰受欧盟的委托,开发了三大信息系统:IVC90信息跟踪系统;VOIR信息编辑系统;IRAS航运信息综合特种分析系统;这些系统通过对基础设施大量原始数据进行分析,为政府及时做出船闸、码头或航道管理的依据[9]。此外,Port Infolink公司为鹿特丹港建立了一个信息共享系统,包括电子数据互换及互联网服务等。该系统由上千个个企业及机构共享,平均每月信息流量为三十万个。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