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专业发展“五部曲”

来源:nylw.net 作者:杨招娣 发表于:2015-06-17 10:37  点击:
【关健词】五部曲,发展,专业,教师,新,
近年来,浙江省诸暨市暨北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在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师资结构发生了变化,青年教师比例迅速攀升,大批富有朝气的幼教毕业生步入教坛,给幼儿园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年轻而富有朝气,敢干而乐于创新。但他们也存在许多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不懂如何教育教学。针对新手幼儿教师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普遍欠缺的现状,其专业化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抓师训、培师能”成为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帮助新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做好职业规划,充分发挥自己

       首先我们要将“研究”平民化,重新审视研究的概念。研究并非高高在上,也不一定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并非我们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其实研究就存在于我们所有的教学活动之中,一个随时随地注意学习和反思的幼儿教师实际上也是一个有心的研究者。在促进教师成长的规划中,我们始终将新教师的自我发现、自我创新放在首要位置,重在培养反思和总结能力。成长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教师自己必须是个有心人。
  一、因类引导,从顺其自然到海纳百川
  教师无论是设计活动方案还是对活动提出评价,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课堂教学可以通过群策群力、反复推敲获得,唯独深厚的文化积淀、清晰的思考和表达能力,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理念引领行动,在教师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强制措施。
  (1)根据访谈法、观察归纳法,将教师分为两大类:A类活跃型和B类沉稳型。活跃型的教师往往性格开朗,爱唱爱跳,对小朋友沟通积极主动,宽容、随性;沉稳型的教师性格内向,喜静有耐心,对孩子要求较高。
  (2)我们对这两类教师, 量身定做头脑风暴计划。根据个性特质提供不一样的推荐书目, A类的必读书目《有吸收力的心灵》,选读书目《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捕捉孩子的敏感期》;B类的必读书目《窗边的小豆豆》,选读书目《请让我慢慢长大》《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细观A、B两类书目,我们不难发现其实它们代表了两个流派:A类属蒙台梭利流派,更加注重孩子自我内心力的发展,更偏向于安静和操作。B类是典型的巴学园,更注重尊重孩子的个性、孩子的自由发展。阅读书目和教师性格形成反差,半学期后,A、B类进行阅后简介和观点碰撞,以期获得更多认识和共鸣。
  现今提倡的教师在各个小组间“转悠”和“救火”是否比以往教师的“ 一言堂”和“填鸭”更明智,目前还是很难裁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我们的新教师拥有更多包容的心态,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
  二、深究教案,从照本宣科到个性发挥
  现在的新教师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为了更好地发挥新教师的教学思想,保护教学创新,我们提倡新教师一课三备,就是同一个内容备三次课。第一次,没有参考书备课,凭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备课。第二次,看参考书备课。找找两者之间的不同,有哪些人家想到了,我没想到,有哪些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第三次,则在活动后的备课。特别关注第二次备课后的不同,人家想到的,我在实施后发现了什么,我想到的在实践又是怎么样的。
  在集体活动中,新教师要会问自己三个问题:①我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我给孩子哪些新的经验)。②这个新经验对孩子终身发展有什么价值?③这个经验孩子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是自我构建,还是老师给他的?)
  三、转换学习,从走马观花到入木三分
  观摩是幼儿园园内、园际进行学习研讨的交流形式,“多指观看彼此的成绩,交流经验,互相学习”。针对三年内新教师较多的现实状况,我们更多地注重新教师看课后的学习接收状况。
  组织资深教师的开课活动,旨在感受他们的个人特质和教学智慧。在对新教师观摩活动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新教师看课只是走过场,对自身帮助甚微,分析成因,发现新教师对于在观摩中究竟应该看些什么不是十分明确,对一些有价值的看点视若无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做了一张看课记录表,用“放大镜”将观摩环节细化,在每个转化环节上标出看点,提醒青年教师做好记录。
  在课后的评析中,增设新教师片段记录环节,就现场一点展开描述及心得体会。以下是听完资深的吴捷老师的讲课后,新教师的畅所欲言:
  1.不言放弃
  这是早晨第四个进门的孩子,他瞟了几眼坐在边上的老师,有些拘谨和不适应,他走到教室的最里边,一个人安静地待在那里。
  吴老师笑着走上去,和蔼地对他说:“我们一起来选个游戏玩吧!”说完拉着他去找地方,可是一圈下来,他并没有作出选择,而是一直站在一边。看到这里,吴老师没有责备,也没有强求,而是微笑着说:“那就先看其他小朋友玩吧!”吴老师开始指导其他孩子玩桌面游戏并始终关注着那个孩子。(我猜想接下去吴老师会怎么对待这个“特殊”的孩子。)出去玩的时间到了,吴老师不失时机地对他说:“请你把桌上的材料收起来吧!”得到了老师数次的关注和鼓励,这个孩子脸上终于浮现出了笑容,高高兴兴地去收拾了。
  短短20分钟,体现出了吴老师善于把握小孩子心理的深厚功底,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教育理念和不厌其烦、因势利导的教学方法,这也给我们年轻的教师上了生动的一课。
  2.学习排队
  在生活环节中,吴老师没有过多的去要求怎样排队,而是提醒幼儿在蓝线上等待,这一小细节做得很好,让幼儿明确知道自己事情做好后该干什么;还有一点是在盥洗室里洗手、入厕排队时,提醒孩子排在最短的队伍上,这点联系到了实际生活中,可以让孩子在平时上超市付钱时就会想到,如果想要快就得排在最短的队伍中,非常感谢吴老师的精彩展示
  ……
  在看到老教师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关注的地方,我们也会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3.我的几点困惑
  第一,吴老师对第四个孩子的关注是不是太过度了?今天早晨因为孩子特别少,如果孩子很多,老师哪来的精力管得这么细?第二,孩子整齐划一去上厕所,对没有小便的孩子会不会造成时间的隐性浪费?第三,在户外活动之前,是否应该先让孩子喝开水?

        教研组群策群力,传道授业解惑。正是这样一些对小节的关注、对细节的质疑,我们思想的火花得以碰撞,我们的行为得以反思。
  四、专项观察,将个人随笔转化为个案实录
  撰写反思日记是行动后反思的有效方法,是教师自我引导的持续发展过程。为了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笔头,我们规定三年内新教师必须每周一篇随记。在检查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的记录更加注重的是自己的所感所想,在教学中往往主观意识比较明显。
  仅说“对不起”管用吗?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