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中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定位探析罗紫初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洪璇 发表于:2015-04-16 13:59  点击:
【关健词】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政府角色 市场机制
[摘 要] 分别论述政府与市场这两种资源配置手段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中的作用,从而对他们进行角色定位,以期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编者按] 文化市场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的各类文化子市场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它是与“市场机制”和“文化产业”密切联系的概念,是市场机制作用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支撑体系。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对于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科学调节文化生产、大力促进文化消费及广泛参与国际文化合作,进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与价值。本刊2014年第1—6期刊发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2&ZD025)的系列研究成果,引起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后陆续收到多篇论及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及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文章,本期特刊发其中几篇,期望引起更多有兴趣的研究者参与讨论。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2-0009-05
  文化市场体系是指由文化市场交易中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各种文化市场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1]。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与传统文化市场体系有着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在于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以市场为文化资源的配置基础,以竞争为手段。它具有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的特点,能促进文化经济相互关联、调整各方利益关系、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关键所在。当下,我国正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点,就加快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2]。《决定》将市场化改革思路作为主线,改革的动力基础从政府转为市场,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合理定位政府与市场的角色,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1 政府角色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其根本原因是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直接介入经营性文化领域,官办各项文化事业,使得文化市场主体权利受限,积极性受挫。许多地方存在着政府包揽一切的宏观管理体制,管办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的管理体制使得经营性的文化产业等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这种做法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生机与活力,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更不符合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要求。要发展文化产业,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能用管事业的方式来发展文化产业。因此,政府需要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进行职能转变。
  1.1 产业发展的导向者
  1.1.1 宏观政策的导向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部门提供稳定、持续的产业政策及相关的扶持措施,制定完备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首先,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文化产品的内容监管,即对文化产品的内容范围与质量加以引导与规范,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政府应根据本国的经济与社会运行发展的现实情况、本国文化市场的发育状况来综合调控,全方位引导产业运行的各个环节。最后,通过政策对文化资源、文化主体、文化权利结构进行重组与调整,优化资本、人力资源与文化技术结构。近年来,我国召开了关于文化产业的三次重要会议,制订和通过相应决定,分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大通过的《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形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三次会议的决定分别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对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作出了全面描述、对建设文化强国的具体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三个文件的思路深刻而连贯,展现出文化强国的发展新图景。
  1.1.2 产业规划的导向
  在遵循文化产业市场化发展的基础上,政府通过制定产业规划,引导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文化产业布局的战略思想。2009年7月,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会议指出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这标志着文化产业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性产业。这次产业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统筹规划”,要做好文化基地的规划与建设。2012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我国未来的文化产业目标作出全面部署,《纲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全面落实到2020年文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对我国文化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总的指导性作用。
  1.1.3 行为的导向
  政府的管理方法对管理效果有深远影响。只有方法得当,力度适宜,才有利于市场主体自觉接受,同时也使管理效果事半功倍。政府可以尝试激励性的手段,如评出版奖项,激励企业创新。由于文化产业的自然垄断特性,政府可设立特许投标的措施,给企业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会,为文化企业提供优惠贷款或资金扶持。对文化产品减免税收。建立文化产业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吸引更多民营资本进入文化市场。改革文化部门行政制度,削减前置审批,对于需要多个部门审批的项目实行一次办理,规范中介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行投资网络审批监管平台,实现信息公开透明,从而提高民营企业的参与积极性。
  1.2 市场秩序的监管者
  1.2.1 立法
  有效的市场监管是以法律为基础的,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须先立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文化立法也得到相应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出台的有关文化法律的相关文件如《著作权法》,相应法规有《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等。

       文化立法应遵循文化主权原则、文化安全原则、文化公序原则、文化和谐原则等。立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文化市场准入制度、著作权保护制度、文化内容审查制度、网络传播与监管制度、文化产品进出口制度、公用文化服务管理制度等。立法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以公开透明的原则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做到民主立法。根据法律体系的框架建议把立法分为几大块,包含文化产业基础性(纲领性)法律与文化产业专门性的法律,如《出版法》《新闻法》《网络法》《广播电视法》等。最后是文化法规与规章,它们通常与国家基础性文化立法相配套,起到协调补充的作用,如《国家文化发展基金管理条例》《文化遗产保护法》,或者体现地方性特色与实际的法规。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上一篇:电子书产业链整合的平台模式与路径分析
  • 下一篇:没有了


  •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