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细叶龙竹高产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来源:nylw.net 作者:郭秀芬 发表于:2016-03-08 13:47  点击:
【关健词】细叶龙竹;高产栽培;效益
摘 要:细叶龙竹具有速生、高产、抗逆性和抗病虫害强等特点,百色市示范点经环境选择,种苗高产栽培、密度控制、施肥、抚育间伐等技术措施探索性造林达到预计目标。表明百色市地理及气候条件适合种植细叶龙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图分类号:S51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133083
细叶龙竹又称大龙竹、黄竹,为大型丛生竹。分布于我国云南耿马、景洪等低山与河谷地区,是云南省南部比较常见的野生竹种,其竹材性能好,是造纸、纤维、人造丝、人造板等优良原材料。细叶龙竹杆柄短、秆密集、兜向地性极强,无露兜现象。杆幼时为白粉色,老时为绿、黄绿。杆高一般为15~25m,最高可达32m,胸径10~16cm,最粗可达20cm,节间长15~35cm,最长可达70cm      

                                                                         
       1 示范点环境及地块条件的选择
细叶龙竹原产地云南气候海拔高为580~1500m,年平均气温21℃,极端高温41.1℃,极端低温2.7℃,年降雨量1200~1900㎜,全年无霜期365天。根据百色市的气候、土壤、海拔等特点,选择集中连片、交通便利,年平均温22℃及年降水量1000mm以上,海拔1000m以下,土层厚40cm以上的红壤、黄红壤,PH值5.5 ~7.5造林地。经筛选右江区阳圩镇和田东县思林镇气候、环境及地块条件比较适合。
2 细叶龙竹品种选择及种苗栽培技术
2.1 细叶龙竹品种选择及来源
百色市于2007年引进云南品种试种,2011年在右江区和田东县试点栽培示范林55.07hm2,其中右江区27.7hm2、田东县27.3hm2。为保证细叶龙竹品种及示范效果,指点采种、定点育苗。
2.2 细叶龙竹种苗高产栽培技术
2.2.1 苗圃地选择、营养土配置及处理
选择交通便利,人力充足,排灌水容易,病虫害、动物危害以及霜雪危害较少的农地作为苗圃,苗圃地距造林地不宜超100km。提前1~2个月对土壤进行两犁两耙处理,深耕25~30cm,打碎土团。施腐熟有机肥15~30t/hm2,复合肥600~750kg/hm2。用1∶600多菌灵和敌敌畏混合液喷入地表10cm范围内进行杀菌杀虫。
2.2.2 搭建荫棚及营养土装袋
荫棚高190cm,遮光度85%以上。按60~70万袋/hm2培育。营养袋规格为15cm×12cm,土壤经消毒后装袋备移栽。
2.2.3 播种及护理
种子用清水浸泡48h,每8h换水,再用1∶800敌敌畏和敌克松混合液浸种1h。苗床床宽1.2m,床面上铺4cm厚的黄心土,播种量为30~40kg/667m2,先盖1~2cm厚的黄心土,再盖2~3cm干茅草,淋透水,再喷1∶800敌敌畏和敌克松混合液,搭建40~60cm的小拱棚保温湿。
2.2.4 幼苗期管理
播种后2周,棚内控制温度为25~38℃,湿度75%~95%。小苗10d出土5%~10%,40d完全出土。出土80%撤除2/3的茅草,100%出土全撤除茅草、塑料膜,留遮荫网。小苗出齐用0.3%~0.4%可溶性复合肥叶面喷雾,5~10kg/667m2易溶性颗粒状复合肥散施,淋水。苗高约10cm,长3~4片叶时移栽到遮荫网下营养袋中。
2.2.5 幼苗移栽至容器
选择阴雨天气进行移栽,移栽深度3~4cm并淋水。
2.2.6 容器苗管护
2.2.6.1 淋水或喷雾
刚移栽时淋定根水,定时喷雾,切忌袋内积水。
2.2.6.2 补苗及施肥
幼苗移栽15d后死苗的及时补苗。2个月内每15d喷施0.4%的易溶性复合肥,移植后3~5月、6~11月分别施复合肥75~150kg/hm2、150~300kg/hm2,以后停肥。
2.2.6.3 除草、封顶
及时拔除杂草并淋水,防苗木松动死亡。苗高50~60cm时封顶。
2.2.6.4 “四防”(防虫、防病、防寒、防旱)
植后30d用1:1000敌克松和敌敌畏混合液喷雾地面1次,防立枯病、根腐病及虫害;60d用1:800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敌敌畏杀虫杀菌喷雾。11月至翌年2月干旱寒冷,遮遮阳网防寒,浇水防旱。
2.2.6.5 炼苗、苗木出圃
出圃前30d撤网炼苗,容器苗管护1a后,苗木地径约0.3~0.6cm,每袋苗2~5株,Ⅰ、Ⅱ级苗合格率达85%以上可出圃造林,弱苗经2~3个月再出圃。
3 幼苗种植及抚育技术
3.1 造林地清理及整地
荒草坡及灌木林地全面清理。造林前2个月整地,株行距4m×4m,坑规格60cm×60cm×50cm,表土心土分开,石块、树根、草根拣净,曝晒风化土壤1~2月。
3.2 造林密度控制及基肥、回土
每667m2种植40株基肥选用腐熟有机肥10kg/坑或复合肥100kg/坑,肥料与土拌匀后回填表土至高出地面15cm左右。
3.3 定植
选1~3月份雨天栽植,运输忌松动袋内宿土,回填表土满穴2/3 ~3/4,施入底肥与土拌匀,撕开袋苗塑膜,将苗垂直放于肥土中央,苗根四周用肥土覆盖并踏实,回填心土满穴踏实,最后盖一层松土呈盘子状,即苗中央高,四周低,外周更高。
3.4 幼苗抚育管理
3.4.1 除草扩坑
每半年除草扩坑1次,共扩坑3次。深翻竹丛四周,长1.2~1.5m,深0.3m,形成外高内低小反坡台地。
3.4.2 追肥改土

        出笋前30天施复合肥,植后第1、2、3年为100g/丛、300g/丛、500g/丛;出笋前7天或出笋高速时期再施尿素1次。竹子属浅根系、须根系植物,根系垂直分布于30~50cm范围,水平分布可达4m,对水肥需求较高。 

  3.4.3 老竹间伐
植后次年年底砍除上年生长的细小老竹,修剪1.5m高以下枝条。
3.4.4 病虫、动物危害防治
主防治竹煤污病、卷叶虫及竹鼠。竹煤污病用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喷雾;卷叶虫用人工捕捉或叶面喷雾敌敌畏;竹鼠人工诱捕或用特丁磷防治。
4 细叶龙竹生长性能测定
4.1 生长性能测
为掌握细叶龙竹在我市生长性能及水肥、坡位等因子影响情况,在示范基地选择有代表性的2个点进行测定,每个点设立3个固定标准,测定结果见表1、表2。
4.2 生长性能测结果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阳圩镇细叶龙竹种植平均成活率94%,造林保存率91%。1a生出笋株数平均223株/667m2,平均胸径1.67cm,平均高度2.87m,3a生长指标平均株数为278株/667m2,平均胸径5.15cm,平均高度10.4m,示范林已全面郁闭;思林镇细叶龙竹种植平均成活率95%,造林保存率92%。1a生出笋株数平均93株/667m2,平均胸径0.97cm,平均高度1.52m,3a平均株数为273株/667m2,平均胸径5.22cm,平均高度10.61m,示范林已全面郁闭。从竹子在不同坡位种植表现的情况来看,没有明显的生长差异(P>0.05),说明细叶龙竹对海拔较低的丘陵山地坡位没有太大的选择。思林镇示范林在种植时间上比阳圩镇晚3个月,测定长势时各项生长指标均低于阳圩镇示范林,经加强抚育管护,良地的示范林生长指标已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通过示范林表明细叶龙竹在百色市生长性能良好。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