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天水城市水灾的应对措施及其环境效应(3)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王挺 发表于:2015-01-26 12:46  点击:
【关健词】天水城;城市水利;城市水灾;应对措施;环境效应
前文已经指出,藉水泛滥侵城,很大程度上是因城南诸水的北涌,其中吕二沟最为厉害,故有必要筑堤防御。吕二沟发源于藉水南岸山麓,向北注入藉水,其出也有激荡之势,遇猛雨阻藉及城,故每年筑堤使其顺南而下[3]。

  前文已经指出,藉水泛滥侵城,很大程度上是因城南诸水的北涌,其中吕二沟最为厉害,故有必要筑堤防御。吕二沟发源于藉水南岸山麓,向北注入藉水,“其出也有激荡之势,遇猛雨阻藉及城,故每年筑堤使其顺南而下”[3]。
  吕二沟堤在藉水南面,束水东流,乾隆九年(1744)以前已有修堤传统,但始筑时间不祥。据《清高宗实录》卷二一○载:清乾隆九年(1744),甘肃巡抚黄廷桂上报朝廷时称,“城南之吕二沟,向于南岸修筑长堤,开浚小河,引水东流,至城东关对面之南,汇入汐河。嗣因废河为地,将旧堤掘开,直冲汐河”,以致州城受灾;而工部议覆:“其吕二沟缺口,照旧筑坝堵塞,使沟水仍由小河东流。”
  至晚清,吕二沟堤仍然不时得到修筑。如道光十九年(1839),知州邵煜重修吕二沟堤。光绪三年(1877),秦州大旱,知州陶模以工代赈筑吕二沟堤,“长三百四丈,其内外亦树以柳,历八十许日,工亦竣。”(光绪《重纂秦州直隶州新志》卷二十一《艺文三》)
  3.3 防洪堤坝的维修与经费制度
  防洪堤坝乃沙土所筑,在藉水的冲击下,极易崩塌,故“岁须增筑,乃得无患”(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三《建置》)。至光绪初年,曾“障藉水”的“宋公堤”和“费公堤”早已“廞废”,“荔裳(宋琬)去今已二百年,费君不过百年,而其所为隄皆销蚀无遗迹”。陶模对自己所筑之堤也发出感慨:“兹堤也,绿杨白沙,吾民日往来游嬉其上,似有所甚乐者。顾吾不知后更几年,亦将如宋堤、费堤之漠然,而不可指其处也。”(光绪《重纂秦州直隶州新志》卷二十一《艺文三》)清末,天水城南防洪堤坝修筑出现岁修制度,“每岁修筑以防水害”,如“宣统三年之修防,费银至千余”。[3]
  频繁的堤坝修筑必然需要一定的财力、物力作为保证。据光绪《重纂秦州直隶州新志》卷二《地域》载:“州旧有罗玉河壖地,居民占盖铺房者岁纳租约二百余缗,以备岁修。命州人士经理,工逾年费八千缗有奇,皆已出,民不与焉”。这不仅确保了筑堤所需的财力支持,同时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并且命专人“经理”,从而确保了筑堤工程的顺利实施。《清史稿》卷四四七《陶模传》也载:“州南籍水齧城堙,模为筑堤沼三百五十丈,植芙蕖杨柳,蓄鳞介,取其利,以时缮完。”可见,陶模也认识到频繁修筑堤坝需要一定的财力保证,故有此举。
  3.4 城南防洪堤坝的防洪成效
  天水城南防洪堤坝的建设对减轻藉水北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乾隆十年(1745)藉水两次灾城之后,一直到1953年藉水泛滥,天水城仅发生五次水灾,而且其中两次是由罗峪河泛滥所致,其余三次也均没有提到藉水(表1)。可见,虽然乾隆十年(1745)以后,藉水对天水城的威胁增大,但因城南防洪堤坝的建设,藉水侵城的频率和强度均较低。此外,史料明确记载了防洪堤坝对藉水北侵的抵御作用。如任承允在《创建陶公祠碑记》云,自陶模筑陶公堤和吕二沟堤之后,“水灾之淡,迄今三十年”(民国《天水县志》卷十二《艺文志》)。
  4 天水城市水灾应对措施的环境效应
  综合上文,天水城市水灾的应对措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罗峪河河道的治理和天水城南防洪堤坝的建设。这些应对措施对减轻天水城市水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时也给天水城的水环境带来“利”、“害”两方面的效应。
  4.1 罗峪河河道的治理与官泉的塑造
  天水城为解决城市用水问题,曾在罗峪河上建坝堵塞,“引归西流”,从中城与西关城中间穿城而过,但也给城市带来了严重水灾。清乾隆九年(1745),秦州知州程材传治理罗峪河时,并没有废弃中城与西关城之间的支流,其目的仍在于“引水济用”。而且这支罗峪河支流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期,仍然贯城而过,这对天水城的地下水补给有着重要作用。建国前夕,天水城内尚有16处碧波涟漪的大水坑,这些水坑大多数是明清时期为修筑城墙从城内取土而挖掘形成的。以西关城石家坑为例,长150米,宽约25米,面积3845.5平方米,深1.8米,坑内地下水充足,常年不干。[4]

       最能体现罗峪河贯城支流对天水城的环境效应,当属天水城南民生水源地——官泉。天水城在使用自来水之前,城中百姓生活用水主要来自大城西南隅南祥门外的官泉(图4)。从其地理位置来看,该泉是罗峪河贯城支流冲积扇前缘地下水涌出泉,水质甘美,涌量较大。关于官泉的供水作用,民国二十八年(1939)《天水县志》卷二《建置志》的记载最为详细:
  “其水甘美,供全城居民及官厅饮料。旧时污秽不治,往往为澣濯者所混浊。前任姚令(姚展)构亭其上,颜其额曰翼然。去年,经县令王君敬和督饬公安居重新斯亭,亭之东甃以石,上覆木板,凿为泉眼者八,有盖启闭,尾开方池,两边竖立砖栏,有口可以出入,汲水甚便。前之污浊者,今则异常清洁矣。”
  4.2 城市水灾应对措施与南湖的萎缩
  南湖是明清民国时期天水城南的一处重要湖体,现已彻底干涸,但今天水城区仍有数处地名含有“南湖”,如南湖车站。李振翼认为,东至吕二沟入藉河的饮马巷南口,西至后寨,北抵南城外的官泉、水月寺、荫柳村及清泥河(清水河),南直抵藉河均为南湖区域。[2]那么,南湖究竟何时形成?如何演变?原因如何?经笔者研究发现,天水城市水灾应对措施与上述问题有着密切关系。
  关于南湖形成于何时?民国时,冯国瑞先生在其所辑佚的《秦州记》中认为,“唐宋以后”即出现南湖,不知冯说所依何据?[5]此外,部分当代志书和研究论文认为,南湖于“明初”已经出现,其根据在于:明洪武六年(1373),千户鲍成筑大城时,南以南湖为界。[2,6-7]经系统查阅史料发现,康熙六年(1667)《陕西通志》、康熙二十七年(1688)《巩昌府志》和乾隆二十九年(1764)《直隶秦州新志》等方志均无“明初”筑大城时南垣以南湖为界的相关记载;而较晚的光绪十五年(1889)《重纂秦州直隶州新志》卷二《地域》最早记载州城“东西北有壕,南南湖水界焉”,此后民国《天水县志》卷二《建置志》、民国《甘肃通志稿》之《建置一》等继承了这一记载,但均没有指出时间是“明初”。可见,“明初”已有南湖一说,也难以成立。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