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天水城市水灾的应对措施及其环境效应(4)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王挺 发表于:2015-01-26 12:46  点击:
【关健词】天水城;城市水利;城市水灾;应对措施;环境效应
经广泛查阅史料,笔者发现南湖的史料记载稀少,尤其是清以前,刘雁翔指出此湖清代之前不见记载[5]。故笔者根据有限史料,将南湖的演变情况梳理如下: 明胡瓒宗有《天水湖颂》一诗:泠泠天水,源远流长。玉壶其色,

  经广泛查阅史料,笔者发现“南湖”的史料记载稀少,尤其是清以前,刘雁翔指出“此湖清代之前不见记载”[5]。故笔者根据有限史料,将南湖的演变情况梳理如下:
  明胡瓒宗有《天水湖颂》一诗:“泠泠天水,源远流长。玉壶其色,水鉴其光。有莲百亩,馥郁水乡。花发如锦,叶垒如裳。绿云荡漾,碧雾回翔。莲乎其华,我侯光漾。”[8] 笔者认为,此诗可能形容的就是南湖,若属实,那么明嘉靖年间南湖面积有“百亩”。
  清顺治十一年(1655),宋琬任分巡陇西道,驻秦州城,所作“湖亭”诗为我们领略南湖风光提供了重要信息[9],说明南湖在清初是天水城区一处重要的水体景观。这从康熙二十七年(1688)《巩昌府志》所附《秦州境图》(图2)中的“南湖”图,可以得到很好的证明。该《巩昌府志》原本为明末杨恩本,康熙初年纪元进行了续修,因此所附城图反映的是明末清初的状况。此外,四库本乾隆《甘肃通志》卷二十四《祥异》也明确记载,康熙十六年(1677),“秦州南湖开并蒂莲数枝”。
  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费廷珍知秦州时,南湖已经有所淤积。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州费廷珍“既筑堤御藉河,因复南湖故迹,开池种藕”,并“于池北创建(文昌)新祠”;此时的水月寺在州城南门外,“临南湖”。(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三《建置》)根据南湖、文昌祠(即文昌宫)和水月寺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直隶秦州新志》卷首所附“秦州城南门外”的图上,我们可以大体确定此时南湖的范围,即图中虚线椭圆部分(图5)。可见,此时的南湖已经演变成若干池塘,而非一个整体的湖泊。
  光绪三年(1877),知州陶模又在城南宋公祠(文昌宫南)外“凿两池,种菡萏,当花时,与民田瓜瓠红绿相影涵”。(光绪《重纂秦州直隶州新志》卷二十一《艺文三》)可见,乾隆至光绪期间,南湖很可能进一步淤塞。
  民国时期,城南宋公祠“拜庭槛外原有方池,宜莲宜鱼”,但不知面积几何;而八腊庙故址“迤南、迄西则设滑板、秋千种种体育之需”,可见八腊庙故址前已经没有池塘了。(民国《天水县志》卷二《建置志》)
  清乾隆以后,南湖面积不断萎缩,以致今日完全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刘雁翔认为,南湖“所在低洼,经藉河水侵,地下水位升高,自然涌漏而成”[5]。笔者认为,南湖的形成不仅是由于城南藉水的北侵,还有罗峪河贯城的泛滥之功。在明嘉靖以前,笔者几乎没有发现南湖的史料记载,直到明末至清乾隆年间,才发现了一些关于南湖的史料与图像。而明末至清乾隆年间正好是罗峪河泛滥侵城最为严重的时间,可以说明罗峪河在泛滥侵城的同时也塑造了南湖。至于南湖在清乾隆以后不断萎缩乃至消失,笔者认为,这与天水城市水灾应对措施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乾隆九年(1744)罗峪河的河道治理,使其主流从城东北注入藉水,仅留支流穿城而过以“济用”。支流水量较小,不仅大大减小了水灾发生的可能性,也减弱了水灾塑造城市水体的功能;二、天水城南防洪堤坝的建设,虽然抵制了藉水的北侵,但消弭了水灾营造城市水体的可能性。
  5 结论
  首先,城址环境是“风水宝地”,不代表该城市就没有任何环境问题。以历史文化名城天水为例,其城址环境符合我国古代城市选址的山水人文思想与风水理论,而且城址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已得到学术界一致公认,但据笔者调研得知,如此“风水宝地”在过去600年间曾遭了受多次水灾。
  其次,“水可为利,亦可为害”,城市水利活动的开展也是如此,有着明显的两面性,利害相伴。在解决城市水问题的同时,可能也造成了新的城市水问题。天水城将罗峪河引入城中,虽增加了城市用水资源,却带来了城市水灾;罗峪河河道治理之后,虽减轻了城市水灾,但消弱了塑造城市水体的功能,也失去了顶托藉水北侵的功能,使城市水灾发生了空间上转移;而城南藉水北岸防洪堤坝的建设,虽然成功抵制了藉水的北侵,但水灾塑造城市水体的环境效应也不再发生。

       上述现象不仅发生在天水城的历史上,在我国其他城市也不乏其例。比如,李嘎在考察明清清源、交城、孝义三城的洪水灾害时发现,筑堤捍水、建库防洪等治洪措施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城市洪灾的发生,但也造成了城中湖体萎缩、积水成患等环境效应。[10]吴文涛也发现,历史时期尤其清代以后,永定河筑堤的确减少了北京城的水患,但给北京城的供水环境带来深远的影响。[11]因此,在进行城市水利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城市水利所带来的影响,不能仅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顾其他方面。只有如此,方能趋利避害。
  注释:
  ① 唐宋之际,由于地震灾害和战乱,天水城(时为秦州城)曾三次迁至成纪敬亲川(今甘肃秦安县叶堡乡),至宋初迁回今址。
  ② 吴庆洲先生在此方面用力最勤,成就最大。其《中国古城防洪研究》一书基于大量典型古城的案例研究,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选址、防洪的方略与措施以及防洪体系的特色,研究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城市防洪的经验与意义。近年来,吴庆洲先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历史名城水灾及其防洪措施方面的研究论文,在此不一一罗列。除吴庆洲外,李嘎近年来也对明清时期山西的城市水灾与防洪措施比较关注。
  参考文献:
  [1] 天水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编.天水城市建设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34.
  [2] 李振翼.南郭寺“妙胜院”碑文与“天水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4,(5):62-64.
  [3] 王文治.秦州述略[J].地学杂志,1914,(5):34-39.
  [4] 天水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编.天水城市建设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76.
  [5] 刘雁翔.“天水”由来考证[M]//张俊宗.陇右文化论丛(第1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238-254.
  [6]天水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编.天水城市建设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429.
  [7] 赵冰.黄河流域:天水城市空间营造[J].华中建筑,2013,(1):1-4.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