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印作伪的类型与辨别方法(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吴芹芳 发表于:2013-12-12 20:56  点击:
【关健词】藏书印 伪印 类型 辨别
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川渎异同》抄本,卷端有清代著名藏书家陆炬的两方印,一日梅谷,一日陆絙子章之印(图2)。二印皆为从别纸割裂,补贴此书中。原印所钤之处,纸张泛黄,更显老旧,与此书纸色不符。 第二种

  台湾“国家图书馆”藏有一部《川渎异同》抄本,卷端有清代著名藏书家陆炬的两方印,一日“梅谷”,一日“陆絙子章之印”(图2)。二印皆为从别纸割裂,补贴此书中。原印所钤之处,纸张泛黄,更显老旧,与此书纸色不符。
  第二种是伪造著名官府藏书机构的藏书印。
  最常见当属“翰林院印”。因为四库进呈本上必于书中首页上部正中钤上此印,再于封面加盖进呈木记。后来有些书重新装订,封面木记没有保留下来,所以“翰林院印”成为判断一书是否为四库进呈本的唯一依据。因为其价值珍贵,收藏家重视四库底本,“翰林院印”被书估仿制,企图鱼目混珠。
  真的“翰林院印”为左满文右汉文的朱文关防大印,钤盖位置有定制,为每书首页正中上方。其形制《清史稿》卷一百四“舆服三”中有明确记载:“乾隆十三年九月,改镌御宝,始用清篆文,左为清篆,右为汉篆。……翰林院银印,二台,方三寸二分,厚八分。”
  据考证,翰林院关防的大小应为边长10.35厘米的正方形。目前已经发现数种书中所钤“翰林院印”为伪造之印。清华大学图书馆所藏古籍善本中,有两部书中所钤“翰林院印”为书商作伪。其一为《李元宾文编》五卷,本应为清末或更晚抄本,伪钤“翰林院印”后收录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被判定为明抄本,时间提早了三四百年。其二为明抄本《枝山野记》四卷,书上钤有“子晋”、“凝晖堂”、“庸庵”等名家藏书印,曾经毛晋、史树骏、俞钰、薛福成诸家递藏。首叶钤有伪造的“翰林院印”满汉文大官印。书中不避清讳,称“皇明”、“我明”,蓝格棉纸及字体风格确是明抄无疑。此本已很珍贵,但《枝山野记》抄本存世较多,见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明抄本就有6种。《四库采进书目》记载有两江进呈本,四库存目中子部收录一种“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可知进呈本只有两种,无疑优于普通明抄本,因此书贾加盖仿制的“翰林院印”于此抄本,借此抬高身价。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经部小学类著录有《华夷译语》一卷,清抄本。此书首叶钤有“翰林院印”满汉文大官印。此书并无进呈本,且风貌不似清代中期抄本。“翰林院印”尺寸为10.9厘米见方,印色浅暗,印文不甚清晰,是又一例作伪以充四库进呈本者。
  无独有偶,任职于哈佛燕京图书馆的沈津先生,也发现两种书中所钤“翰林院印”为伪印,并对比真伪之印的尺寸,结论与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刘蔷相同。他曾见上海图书馆藏《鲁诗世学》四卷,明丰坊撰,清抄本,四册。此书钤有“商邱宋筠兰挥氏”、“翰林院印”满汉文大方印、“乾隆三十八年七月两淮盐政李质颖送到鲁诗世学计书四本”木记(内“七”、“鲁诗世学”、“四”字皆朱笔手写),三印均伪。他还发现美国普林斯敦大学葛思德东方图书馆有几部善本书钤有“翰林院”大方印,分别为明嘉靖刻本《针炙问对》、明嘉靖刻本《袖珍小儿方》、明万历八年扬州知府虞德烨刻本《墨池编》及明成化刻本《事物纪原集类》四种。四书卷内钤印“翰林院印”有真有假,其中《墨池编》的钤印系伪造,其余三种乃真印。他以《袖珍小儿方》和《墨池编》两书之印相较,真印长宽各为10.3厘米,伪印则长10.8厘米、宽10.7厘米。真翰林院印印色自然,伪印印色偏暗红,印文细处亦有异,且翻刻之印笔画线条较真印为粗。
  还有“文渊阁宝”也常见伪印。有一部明周文采辑的《医方选要》,全书十卷,明刻本,残存二卷。书贾先剜去原书序中有关记载卷数的文字,再将卷二剜改为卷上,卷一就势改为卷下,书口也进行了同样的剜改。为何把卷二改成卷上?这是为了改起来方便,卷二只要改动上面的一笔,卷一无须乎剜改,只在“一”下添两笔就行了。这样一剜改,周文采辑的《医方选要》残本,就变成了上下二卷本了。由于剜改的部分很少,再加上在卷端剜改处钤了“文渊阁宝”的方印,很容易造成错觉,以为全书无疑。
  再如明代皇家藏书印“广运之宝”也是书估较为青睐的、喜欢伪造的一方藏书印。书估曾将一明刻本《文献通考》中的“嘉靖”二字挖改为“嘉定”,以充宋椠,并在书中钤上“广运之宝”,但印文不似内府之玺,作伪之迹甚明。《天禄琳琅书目》卷八“文献通考”条下:“此亦前版,而书贾将嘉靖‘靖’字割去,补书‘定’字,亦充宋椠。且所钤‘广运之宝’篆笔莆弱,亦非明时内府原玺,不足采录。”武汉大学图书馆藏有一部明嘉靖刻本《资治通鉴纲目集说》,卷端即钤有“广运之宝”(图3)大方印。印泥颜色暗淡,篆法呆板,显见假冒。与真的“广运之宝”(图4)放在一起对比,高下立判。
  皇家内府的藏书印被伪造的不只明代,宋徽宗“政和”印,也有仿作,只是篆法粗俗,行家一眼即可识破乃书贾作伪。《天禄琳琅书目》卷六“梦溪笔谈’,条下:“又有宋徽宗‘政和’二字,宝篆粗俗,系书贾伪作,不足载入。”
  清代皇宫藏书机构“天禄琳琅”的诸印也可找到伪印。明嘉靖刻本《艺文类聚》,书估抽去翻刻诸序跋后,又伪造天禄琳琅的“宋本”图章钤之卷端,试图冒充宋本。恰好这个本子校刻颇精,平常人不仔细看,很容易认作真宋本。
  过去北京琉璃厂的旧书铺里,几乎家家都有伪造的藏书印,“便连内府‘御览之宝’,也一样能够作伪”。明杨九经刻本《新镌郑孩如先生精选战国策旁训便读》一书,伪钤“乾隆御览之宝”之印,充作清宫内府藏书。还有一部《尚书注疏》二十卷,明嘉靖李元阳刻十三经注疏本,书估从另一部书上剜下一块“至正辛卯孟夏德星书堂重刊”的牌记,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贴在这部书的卷一末尾,还在卷端题上钤了“乾隆御览之宝”的圆印。这部书的封面用鹅黄色的乾隆腊笺,墨书“元版书径”题签和“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臣嵇璜恭进”一行,好象这本书不仅是元刻本,而且还是进呈本。不过这块牌记加得很拙劣。牌记的墨围是书估用笔加上去的,用来掩盖其贴补的痕迹,只要稍微仔细辨认,还是不难识破的。一般来说,清高宗喜于所阅书首钤盖套印,以示风雅,甚少单钤“乾隆御览之宝”一印。且能上他的案头的图书,自非普通坊刻诸如此类士子日常读物可比拟,要么版本精审,要么内容有助治国。碰到这种大有来头的藏书印,只要稍作推敲,自能明白真伪。(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