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大学生社团参与度研究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吴思 樊博 发表于:2015-09-23 13:31  点击:
【关健词】大学生;社团参与度;心理契约理论
摘要: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活跃思想、展现自我、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社团参与度影响到社团作用的发挥程度。本文引入心理契约理论,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契约履行与社团参与度关系模型,以189位大学社团成员为调研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研究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PLS建模的方法验证了多重假设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社团心理契约中的关系型契约相对于交易型契约对社团参与度的影响更加显著;同时组织认同感在关系型契约对社团参与度的影响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一、引言
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1];有效开展大学生社团活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在社团活动中,学生是参与的主体,只有当社团成员意识到学生社团的价值,积极投入参与到社团活动,大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才有可能充分发挥,但社团参与度并不理想。有数据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参加的社团活动较少,未到一般水平[3];另一份研究表明,社团成员交往的程度和密度较低,仅为15.7%[4]。大学生带着很高的热情加入社团,而加入之后,由于社团的约束力不足或社团建设未能满足成员期望,弱化了他们社团参与的积极性与持续性。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将视角聚焦在内部管理制度层面、社团外部支持与物质保障层面,希望以此加强社团建设,促进成员积极参与。然而,本文认为,社团参与度高低更取决于成员内心对于社团以及自我的期待,即社团组织与成员之间的心理契约。大学生社团组织属于非正式群体,约束力相对较弱,心理契约成为维系社团与成员间关系的纽带,更对社团参与度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探究大学生社团心理契约对社团参与度的影响方式及其程度,并提出提高社团参与度的建议措施。
二、相关理论研究
(一)心理契约的概念
心理契约一词首先由施恩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80年代之后,由于全球化导致的企业竞争加剧,心理契约的研究进入高潮。大量的心理契约研究集中在企业领域,在推动企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各类组织尤其是非营利性组织已经开始积极关注这一概念。心理契约的内涵主要有两大观点,即广义的心理契约与狭义的心理契约概念,两者的不同点在于期望主体的选择。支持广义心理契约的观点主要有:Levinson认为“未书面化的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相互期望的总和[5];Schein把心理契约定义为每一组织成员与其组织之间每时每刻都存在的一组不成文的期望[6];Kotter提出,“心理契约”是个人与其组织之间的一份内隐的协议,他将双方关系中的一方希望付出的以及从另一方得到的回报具体化[7]。人们将双向期望的观点称之为心理契约广义定义。狭义心理契约以美国学者Rousseau、Robinson、Morrison等人为代表,强调心理契约是雇员个体对双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8],被称之为“Rousseau学派”。
大学生社团作为非正式群体,机构相对松散,双向的心理契约在这类组织中很难界定,因而本文认为应从社团成员的视角评判心理契约的履行状况,以心理契约的狭义内涵作为理论支撑,定义大学生社团心理契约为社团成员对双方关系中彼此义务进行的主观理解与期待。
(二)心理契约的维度
心理契约的维度也存在着分歧,主要有二维结构和三维结构两种观点。以Rousseau和Parks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虽然心理契约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和个体性,但大致可分为两类——交易型心理契约和关系型心理契约。其中交易型契约指组织提供的晋升、绩效奖励、培训和职业发展的情况,是以物质经济交换为基础的契约关系的履行状况;而关系型契约则与之相对,表示组织提供的长期工作保障状况,是雇员以长期工作、忠诚等为代价换取的社会情感交换为基础的契约关系的履行[9]。以Rousseau&Tijorimala[10]、Lee& Tinsley[11]为代表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心理契约由三个维度构成: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团队成员维度。
在大学生社团中,组织与成员之间为非雇佣关系,组织不需要提供物质奖励和长期的工作保障,但仍存在以提供活动、晋升、加分、培训等短期可实现的以一定功利性目的为基础的交易型契约,以及以社团成员平等、信任、忠诚换取的以社会情感交换为基础的关系型契约。社团中也存在着团队成员关系,但大学生社团心理契约着重探讨组织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文根据“交易—关系”二维结构,对社团内容进行了维度划分,具体如下(见表1)。

       

          
      (三)社团参与度
学生参与度理论发源于上个世纪30年代。与传统教育理论将学生作为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收者不同,此理论将学生作为主体,关注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此使学生的能力发展达到最大化。其中,Pace指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投入的时间和努力越多,则学生从学习或其他方面的大学体验中收获越多。[12]Austin通过提出学生摄入理论进一步促进了参与度理论的发展,他认为,一个高度涉入的学生是指在学习、校园活动、参与学生组织及与师生交流互动中投入时间和精力较多的学生,而这类学生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13]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教育的平台,大学生社团参与度是学生参与度理论的一部分,学生在社团中的积极参与能够发挥社团的积极作用,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因而,本文结合学生参与度理论并分析大学生社团组织与相关活动的文献研究,梳理得出大学生社团参与度的概念为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频度,以及参与社团的深度与质量的集合。其中,社团参与频度指成员在社团活动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社团参与质量则指社团成员参与社团日常运作及其所举办各类社团活动的优劣程度[14],Katz曾经提出,有效运作的组织需要组织成员做出下列三种行为:(1)留任在组织中(离职倾向);(2)可靠地完成角色要求的职责(角色内绩效);(3)做出角色要求之外的创新的和动的行为。[15]因此,社团成员参与的深度与质量也可依此进行划分:(1)消极完成社团任务;(2)可靠地完成组织要求的任务;(3)做出角色要求之外的行动(公民组织行为)。(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