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大学生社团参与度研究(2)

来源:南粤论文中心 作者:吴思 樊博 发表于:2015-09-23 13:31  点击:
【关健词】大学生;社团参与度;心理契约理论
综上所述,国内针对学生社团建设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内部管理制度层面、社团外部支持与物质保障层面,忽视了社团参与主体这一研究方向。本文认为,制度约束与物质支持都有利于社团建设,但社团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根源

        综上所述,国内针对学生社团建设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内部管理制度层面、社团外部支持与物质保障层面,忽视了社团参与主体这一研究方向。本文认为,制度约束与物质支持都有利于社团建设,但社团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根源应为社团成员的积极参与与努力付出,因而本文选择社团参与度为研究的重点。同时,关于社团参与度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创新性地引入心理契约理论,认为在大学生社团这类非正式群体中,组织与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雇佣关系,心理契约作为社团成员内心对于组织和自身的期望与实现,成为维系成员与组织关系的纽带,更影响着社团参与度的高低。这也为社团参与度研究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 

  三、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因此,当成员感受到心理契约履行较好时(无论交易型心理契约还是关系型心理契约),作为一种交换,其都更倾向于参与组织行为,并对组织付出。同时,关于心理契约的文献综述也表明,心理契约履行与员工态度工作行为有关,包括工作绩效、组织公民行为、组织信任、员工流动率等。组织心理契约得到恰当履行,成员拥有更高的工作信任、留职意向和组织支持感。大学生社团作为非营利性的学生组织,与一般企业组织不同,组织与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雇佣关系,且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因而,心理契约在大学生社团中的作用将更加关键,良好的心理契约履行,将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综上所述作出如下假设:
H1:交易型心理契约对社团参与度有正向作用;
H2:关系型心理契约与社团参与度有正向作用。
根据陈淑娇[16]对于宁波高校大学生参与的调查,有45%的大学生参加社团为了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另有5%抱着加分评优的目的加入的。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社团具有一定功利性,且重视社团交易型契约履行的程度。为了获得更好的收益,此类学生会增加参与的频率,然而,由于他们对所在组织缺乏认同感,认为自己和组织之间完全是交易的关系,他们只会把目前的工作当成向更好工作迈进的垫脚石,所以一般来说,他们只会做那些工作职责明确规定的工作,没有动力去做超出角色范围的工作,因而对于社团参与质量的关注较低。
尹洁林,徐枞巍[17]在研究中认为拥有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员工都对自己所服务的组织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信任和忠诚度,他们更加注重用一些行动回报组织给予他们的支持和尊重,而这些行动包括那些并不在工作职责要求范围内却对组织的运作有益的行为。依此看来,关系型契约使成员更易深度参与组织活动。
综上所述,作出如下假设:
H3:交易型契约对于社团参与频度的影响大于社团参与质量;
H4:关系型契约对于社团参与质量的影响大于社团参与频度。
在交易型契约中成员关注的是短期雇佣关系下的即时回报,即成员参与组织具有较强的功利性目的,又可称为工具性信念。所谓工具性信念指的是相信某些行为会带来特定的结果,因此做出这些行为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18]工具性信念在社团中是成员行为选择的重要驱动器。目前,在现有的社团管理中,若社团交易型契约履行良好,如可以提供加分、评优、晋升等激励,往往会刺激社团参与者的工具性信念,促使其提高社团参与度。同时,由于社团考评更倾向于参与频度,而参与的深度与质量由于难以衡量而容易被忽略,因而具有较强工具性信念的社团成员为得到其期待的结果会更加注重社团参与的频度,而对参与的质量有所忽略。综上所述,得出以下假设。
H5:交易型契约以工具性信念为中介变量对社团参与进行影响。
关系型心理契约是员工和组织之间的一种基于社会情感交换的关系,表达了员工对于组织所给予的支持和尊重的认可、理解和感激,因此拥有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员工对于组织有着深厚的情感和强烈的认同,愿意全身心地投入到组织中去,即社团成员的组织认同感较强。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关系型心理契约与组织认同成正相关。而组织认同体现在组织成员在行为和观念等方面与所在组织保持一致性的程度[19],反映组织成员对组织既有理性的契约感与责任感,也有非理性的归属感与依赖感。在大学生社团组织中,理性的契约感与责任感会提高社团成员的参与度,而非理性的归属感与依赖感则会进一步提高社团成员的参与质量。
H6:关系型契约以组织认同作为中介变量对社团参与进行影响。
基于上述提出的研究假设,本文构建了大学生社团心理契约履行与社团参与度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交易型、关系型心理契约为自变量,工具性信念与组织认同为中介变量,社团参与频度与社团参与质量为因变量。
图1大学生社团心理契约履行与社团参与度关系模型
四、实证分析
(一)样本与问卷
本文以大学生社团成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北京、河北、重庆、武汉、上海5省份中的5所高校的大学生社团成员进行了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220份,其中回收205份,有效问卷189份,最终修订的问卷有26道题。为确保因子分析的有效性,需获得至少5倍于题目数的有效样本[20],即至少130份。而本研究成功获取189份有效样本,达到了数据分析所需的最低样本数,可进行下一步的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在189个有效样本中,其中男生占55%,女生占45%;年级分布中,大一33%,大二37%,大三19%,大四1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问卷主要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法进行测量(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分数高为赞同程度越高)。根据研究假设,问卷设计共分为七部分,即社团交易型心理契约履行、社团关系型心理契约履行、工具性信念、组织认同、社团参与频度、参与质量和基本信息。第一、二部分中,由于目前并没有关于社团心理契约履行的成熟量表,本问卷根据Robinson,Kraatz and Rous-Robinson[21]等人对心理契约中“组织责任”的探索性分析,并结合社团自身特点进行改编;对于工具性信念的度量,本文结合其概念,对20位大学生社团成员进行调研,合并提炼出大学生社团成员四个最为主要的工具性信念;组织认同的测量采用Mael和Ashforth[22]开发的一维组织认同量表,测量个体对组织的一种认同状态。该量表信度和效度水平较高,并且操作性很强,国内外很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量表的有效性。对于社团参与度,前部分关于参与频度及精力的提问,后半部分则关于社团参与的质量与深度。其中,借鉴了Williams和Anderson[23]有关员工行为中角色内行为,以及角色外行为(组织公民行为)部分的成熟量表。最后为基本信息内容。(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