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众文化与大学生社会化(2)

来源:nylw.net 作者:孙鉴 发表于:2015-06-12 12:32  点击:
【关健词】城市文化;大众文化;城市精神;大学生社会化
(三)隐匿个性发展,遏制思维能力 正如霍克海默所言,大众文化的生产是一种标准化、强迫性的工业生产。它按照既定的标准和程序,大规模地批量生产各种文化复制品。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它的叙事方式更加平面化,它

  (三)隐匿个性发展,遏制思维能力
  正如霍克海默所言,大众文化的生产是一种“标准化”、“强迫性”的工业生产。它按照既定的标准和程序,大规模地批量生产各种文化复制品。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它的叙事方式更加平面化,它的文本语言日趋简单化,既削弱了文化所应传达的深意,又剥离了文本应有的深度。因此,按照模式化、流水线式的程序制造出来的大众文化,抹平了文化艺术品和商品之间的界限,使文化活动变得更加简单化,使文化形式趋于类型化、雷同化,从而导致受其影响的大学生群体在思维方式上变得简单而缺乏创造性。同时,现代的城市生活又是变化不定的,正如现代性概念创始人波特莱尔所刻画的:“现代性的特征之一,就是人们感觉到社会现实处在一种永不休止的变动状态中”。为此,大众文化在表现现代城市生活时并不追求深度,而是求变化而弃整体,重现象而舍本质,满足于对生活感性的、即时的和碎片式的把握。尽管大众文化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标新立异,但形式上的千变万化却无法掩盖其实质内容方面的同一性、单维度和碎片化。大学生群体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下,从表面看来似乎很自由,什么都可以选择,什么都能够选择。然而正是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耳濡目染,习惯性地被迫接受这种既定的文化产品,追逐这种碎片化的内容而缺失了对社会知识系统的全面掌握,久而久之逐步剥夺了他们的理性思维、削弱了他们认知的效果和自我正确选择的能力,出现了“历史从人物中退出、理性从感性中退出、思想从对话中退出”的状况。最终在无意识下隐匿了他们的个性发展,遏制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城市精神: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引导
  如上所述,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在大学生正在形成的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着某种程度上的消极影响,这充分说明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创造的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而言是不容乐观的。因此,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提高大众文化的品质,改善大学生社会化的文化环境,已成为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全国各大小城市迅速落实大会的精神,纷纷将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作为今后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由此作为城市文化核心的新一轮“城市精神”定位也渐此拉开了序幕。在新一轮城市精神的塑造过程中,聚集全党全社会的力量,注重提升大众文化的品质,优化大学生所处城市的文化环境,使大学生社会化朝着主导价值规定的目标发展,这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一)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引导并提升大众文化的品质
  城市精神归根结底是城市市民人文素质的集中反映,是全体市民精神状况的缩影,其本质上是塑造什么样的城市大众的问题;而城市大众又是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他们的审美艺术品位提高了,大众文化的品质也将随之提高,城市精神也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可见,两者具有共同的着力点——城市大众。不同城市都应依据各自的地域特色,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通过对城市大众匠心塑造,最终实现引领并提升大众文化品质的目的。
  在塑造城市精神时,要尽量淡化其说教性和强制性色彩,努力使其回归到文化本位上来,也就是说要以更具感染力、说服力的话语形式表达城市的根本意志、文化趋向和价值观,以强化城市精神的隐性教育功能。隐性教育这个概念是英国学者N·V·奥渥勒1970年提出的,其优势在于可以借助各种载体,构建强烈的氛围去感染、陶冶受教育对象,在渗透中达到教育的目的。不同地域的城市精神,都会通过城市的各种物质形态载体和意识形态载体加以体现并代代传承。各个城市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应该有效借助城市精神的各种载体,构建强烈的氛围去感染、陶冶城市大众。当然,实现城市精神的隐性教育功能,关键所在必须使城市精神的各种载体共同体现一致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样才能通过重复性的暗示,强化城市大众对社会道德的认同,真正凸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为此,城市领导者、组织者在塑造城市精神时,要精心设计载体,十分注重隐性教育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在城市价值理念、发展目标、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纯精神因素中反映城市精神;在城市建筑风格、城市雕塑、城市历史文化古迹、城市公共空间等有形物质因素中体现城市精神;在城市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典礼仪式、行为准则、组织领导方式以及其他行为方式中彰显城市精神;在形式多样的城市文化活动中践行城市精神;在不同的文化作品中演绎城市精神。
  大众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塑造城市精神不可忽视的主要阵地。城市精神隐性教育功能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要求我们:必须以城市精神统领大众文化,必须以城市精神的要求去引导并提升大众文化的品质;反之,大众文化不能脱离城市精神塑造的正确轨道,一切大众文化工作者都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去宣传、弘扬城市精神。文化工作者要多创作、多提供有利于城市精神建设的食粮,积极释放出正能量;广大市民、尤其是大学生要提高欣赏大众文化中的真、善、美,鉴别大众文化中的假、丑、恶的能力。属地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城市氛围,宣传城市中的先进典范、最美人物;要关注属地城市的重大事件,以彰显地方特色文化;要挖掘属地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寻找新时期属地城市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新突破和新元素等。只要上下一致努力、共同打造,城市精神之花将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二)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提升高校德育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文化管理部门在新一轮城市精神塑造过程中,注重了大众文化品质的提高,并尽量对城市文化环境进行了认真的“杀菌”。但不管管理部门如何努力,都不可能使大学生在“纯而又纯”的空气中呼吸。如今,高校从封闭走向开放,高校的学生日益与属地城市广泛接触,他们与属地城市的文化大环境息息相通,因此,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必然受到属地城市文化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为此,教会大学生如何抵御“不良”大众文化的侵袭,提高自身的辨别力和选择力,才是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的关键。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教学与社会学》一书中提到:教育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实施人的社会化。大学时代对大部分大学生来说是在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一个求学阶段,高校正是实现这最后阶段社会教化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尤其是高校德育教育部门更是集中承担着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心理素质、社会角色等方面社会化教育的任务。然而目前高校德育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教育方式与社会生活严重脱离的现实,教师不能及时解答学生在社会上碰到的问题,又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在社会化进程中的思想实际,几近僵化的教育内容和纯理论的教学模式不但实效低下,而且使大学生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高校德育教育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严重脱节,容易造成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真空”,使得他们在大众文化不良影响下缺乏辨别力和选择力,进而被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所同化。应该看到:作为城市文化内核的城市精神,是历史传统、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每座城市都沉积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正是这些资源为形成各不相同的城市精神提供了厚重的基础。高校的德育教育不能从书本到书本,进行纯理论教育,相反,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应该借助属地城市丰富的资源,从言之无物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变言之无物为言之有物,这样的德育教育既有新意,又有深度,才能呈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属地城市的“展览馆、博物馆、自然人文景点、身边见义勇为的先进人物、开拓创新的先进典型、父慈子孝的道德模范、乐于奉献社会的支边支教人员的先进事迹、被冠以“最美”头衔(指心灵美)的城市普通教师、护士、驾驶员等善举、以社会为己任的志愿者胸怀以及乐于助人的从善向善的思想境界”等城市资源对大学生进行鲜活的德育教育。以塑造城市精神的要求,将城市精神融入高校德育教育,定可弥补目前高校德育教育脱离社会现实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这不失为一种提升高校德育教育社会化功能的有效尝试。 (责任编辑:南粤论文中心)转贴于南粤论文中心: http://www.nylw.net(代写代发论文_广州毕业论文代笔_广州职称论文代发_广州论文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版权声明:因本文均来自于网络,如果有版权方面侵犯,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