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文学类 >
  • [美 术] 新媒体时代下美术教育问题之反思 日期:2014-03-06 13:01:16 点击:101 好评:0

    摘要:美术教育在促进学生脑视觉系统的发展、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洞察能力和解读图像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新的社会环境及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就我国目前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生活化美术教育模式的探究等相关问题的思考,对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音 乐] 音主持专业普通话分阶段教学模式研究 日期:2014-03-06 12:11:12 点击:141 好评:0

    摘 要:普通话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工作用语,随着播音主持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业界对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以及各方面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打好语音基础,毕业时才能有更强的竞争力。文章结合一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实际,创新性地提出了普通话分阶段教学模式,详细介绍了其内涵和教学方法,并对该教学模式的前景给以展望。 ...

  • [艺术理论] 巴什拉的梦想诗学与哆啦A梦的梦想世界 日期:2014-03-04 19:40:59 点击:220 好评:-2

    摘 要:哆啦A梦是风靡全球的经典动画形象,它拥有超凡的法宝,能实现神奇的梦想,在这一形象背后隐含着梦想世界的创造冲动,按法国哲学家巴什拉梦想诗学的观点,这体现着存在于人们身心中童年原型的复苏与存续。借助巴什拉梦想诗学的理念对哆啦A梦进行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动画中关于童年梦想的诗学隐喻。 ...

  • [文学论文] 论医学与余华写作视角的形成 日期:2014-03-04 13:32:16 点击:183 好评:0

    摘 要:余华自上世纪80年代崛起于中国文坛至今一直饱受争议,他的作品中充斥着暴力、死亡、冷酷等一系列黑色元素。而这种独特的写作视角与其同医学的渊源是分不开的。从医学与文学的内在联系,再结合余华自身的医学经历来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余华写作视角的形成,也能够对其新作《第七天》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 ...

  • [美 术] 有关初中美术学习价值浅探 日期:2014-03-03 20:37:33 点击:176 好评:0

    美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创造力、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

  • [美 术] 版画发展的技术因素限制 日期:2014-03-03 11:00:49 点击:151 好评:0

    版画是传统美术类绘画课程中的一个传统画种,在美术院校中有专门的版画系科设置,在非专业院校美术类绘画课程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现行中小学美术教材中有一定的版画课程,条件较好的一些中小学校美术课程也相继开设了版画类课程,当然主要集中于木刻版、纸版、实物版等简便易行的版画品种。 ...

  • [艺术理论] 让公益广告成为品德教学的助推器 日期:2014-02-18 12:53:42 点击:125 好评:0

    公益广告指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它以自己独有的社会性、生活性、展示性、灵活性、深刻性,深刻地影响着我们。2012年6月8日,中央电视台隆重开展面向全球的电视公益广告征集活动,到会嘉宾——曾在《百家讲坛》担任主讲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认为,公益广告具有“将文化落实为文明,将教育落实到教养”的功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

  • [艺术理论] 浅谈艺术硕士的开拓与创新 日期:2014-01-13 22:18:11 点击:213 好评:4

    摘 要:自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置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以来,经几年时间,为我国培养了大量艺术创作人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硕士培养中的教育观念、培养方式、办学条件等限制而产生的问题日显突出,导致其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上安排不够科学、合理,影响了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结合景德镇陶瓷学院以及国外院校陶瓷方向艺术硕士的培养,浅谈该领域研究生教育、学习的开拓与创新。 ...

  • [艺术理论] 浅谈“包豪斯”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变异 日期:2014-01-13 21:10:53 点击:75 好评:0

    摘 要:“包豪斯”作为应对工业文明而展开的设计理想的探索和尝试,是设计师和设计理论家不可回避的话题。当今学术界对“包豪斯”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部分学者认为“包豪斯”已经过时了,并将中国现代设计混乱、无力的局面归结为“包豪斯”的罪过。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包豪斯”绝非是一所学校或者一种式样的代名词,它是现代设计观念、理念的化身,是农业文明像工业文明转型的设计理想的探索。诚然,将中国当下设计面临的境遇归结为“包豪斯”的罪过未免有失偏颇。与其说中国当下设计羸弱、失语的境遇来自“包豪斯”设计理念阴影的笼罩,倒不如...

  • [艺术理论] 浅谈“包豪斯”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的变异 日期:2014-01-13 21:10:53 点击:129 好评:0

    摘 要:“包豪斯”作为应对工业文明而展开的设计理想的探索和尝试,是设计师和设计理论家不可回避的话题。当今学术界对“包豪斯”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部分学者认为“包豪斯”已经过时了,并将中国现代设计混乱、无力的局面归结为“包豪斯”的罪过。另外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包豪斯”绝非是一所学校或者一种式样的代名词,它是现代设计观念、理念的化身,是农业文明像工业文明转型的设计理想的探索。诚然,将中国当下设计面临的境遇归结为“包豪斯”的罪过未免有失偏颇。与其说中国当下设计羸弱、失语的境遇来自“包豪斯”设计理念阴影的笼罩,倒不如...

  • 首页
  • 上一页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下一页
  • 末页
  • 81807
推荐内容